2012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知识点:功效相似的药物甄别

来源:执业药师    发布时间:2013-02-13    执业药师辅导视频    评论

  31.山楂、神曲与莱菔子 三者均能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证。山楂尤善消油膩肉食,主治肉食积滞证。行气散瘀,用于瘀阻胸腹痛,痛经。神曲消食力强,还能助金石、贝壳类药物的消化,凡丸剂中有金石、贝壳类难以消化的药物者,常用本品糊丸,既助消化,又作为粘合剂。莱菔子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用于食积气滞证。降气化痰,用于咳喘痰多。鉴别要点:山楂长于消油膩肉食,神曲能助金石、贝壳类药物的消化,莱菔子长于消食除胀。

  32.贝母与瓜蒌 二者均能清热化痰,为治疗热痰证之要药。贝母既可治热痰,又能治燥痰,还能清热散结,用于瘰疬疮痈肿毒、乳痈、肺痈等。瓜蒌以治热痰为主,又能宽胸散结,用于胸痹、结胸,尤为治胸痹之要药。润肠通便,可用治肠燥便秘。鉴别要点:贝母祛痰,善治热痰、燥痰。瓜蒌祛痰,善治热痰,又为治胸痹之要药。

  33.桑白皮与葶苈子 二者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气壅盛之喘咳实证及水肿、小便不利。桑白皮药性较缓,长于泻肺热,多用于肺热咳喘及皮肤水肿。葶苈子力峻,重在泻肺消痰,多用于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利水力强,可治胸腹积水。鉴别要点:桑白皮力缓,重在泻肺热;葶苈子力峻,重在泻痰涎。

  34.酸枣仁与柏子仁 二者均能养心安神,为滋养性安神药,适用于心阴不足,心血亏虚之心神不安。酸枣仁兼益肝血,主治心肝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并能敛汗,用于体虚自汗、盗汗。柏子仁质润多汁,有润肠通便之功,用于肠燥便秘。鉴别要点:酸枣仁安神、敛汗;柏子仁安神、润肠。

  35.龙骨与牡蛎 二者均能镇惊安神,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收敛固涩,用于遗精、带下、虚汗、崩漏等滑脱诸证。平肝潜阳,用于阴虚阳亢之烦躁易怒、头晕目眩。龙骨偏于安神,研末外用,有吸湿敛疮之功,用于湿疮痒疹及疮疡久溃不敛。牡蛎偏于平肝,又能软坚散结,用于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煅用有制酸止痛作用,可治胃痛泛酸。鉴别要点:二者是临床常用的对药,处方名“生龙牡”或“煅龙牡”。功用相似,龙骨偏于安神,心神不安者多用;牡蛎偏与平肝,肝阳眩晕者多用。

  36.天麻与钩藤 二者均能息风 止痉,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天麻还能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钩藤兼清肝热,用于肝经有热之头胀、头痛。鉴别要点:天麻既祛外风,又息内风,“为治风之神药”(《本草纲目》)。钩藤息内风,兼清肝热,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

  37.地龙与白僵蚕 二者均能息风止痉,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地龙善清热息风而定惊,以治热极生风之痉挛抽搐为宜。又能通络、平喘、利尿,治疗热痹、热喘、热结膀胱之小便不利,尿闭不通。僵蚕兼能化痰,以治痰热壅盛之惊痫抽搐为宜。又能祛风止痛,用于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风火牙痛等。解毒散结,用于痰核瘰疬,疔肿丹毒等。鉴别要点:地龙息内风,尤善清热,所治诸证皆与热有关。僵蚕既祛外风,又息内风,兼能化痰,所治诸证多与痰有关。

  38.麝香与冰片 二者均能开窍醒神,用于闭证神昏。麝香辛香走窜之性甚烈,开窍通闭之力强,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对于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活血通经止痛,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寒湿痹及疮疡肿毒。催生下胎,可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现已不用。冰片开窍醒神,功似麝香但力较弱。性偏寒凉,更宜用于热病神昏。外用清热止痛,为外科、五官科常用药。用于疮疡肿痛、目赤肿痛,喉痹口疮。鉴别要点:麝香开窍力强,为“温开”的代表药。冰片开窍力弱,为“凉开”的代表药。

  39.黄芪与白术 二者均为补气之要药,能益卫固表、利尿,用于气虚、体虚汗出、水肿等,常配伍使用。黄芪补气,功在脾肺,又能升阳,主治脾肺气虚及中气下陷之证。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白术补气,功专在脾,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主治脾气虚弱的病证。燥湿利尿,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用于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之痰饮、水肿诸证。益气健脾安胎,用于脾虚胎动不安。鉴别要点:黄芪补气升阳,外固内托。白术补气健脾,外固内燥。

  40.甘草与大枣 二者均能补中益气,用于脾气虚证。调和诸药,多用于复方,减轻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矫正药物的滋味等。甘草还能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祛痰止咳,用于寒热虚实多种咳喘,有痰无痰均宜。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大枣还能养血安神,用于妇女脏躁及失眠证。鉴别要点:甘草补中,调和诸药,还能缓急、止咳、解毒。大枣补中,调和诸药,还能养血安神。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