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章节习题:第四章教育目的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选择题1-20
  • 第2页:选择题21-40
  • 第3页:选择题41-59
  • 第4页:填空题
  • 第5页:简答题;论述题
  • 第6页:答案:选择题;填空题
  • 第7页:答案:简答题
  • 第8页:答案:论述题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意义。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几个基本点。
3.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4.简述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5.运用马克思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所作的考察,简要阐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6.简述教育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7.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演进。
8.劳动技术教育的教育内容是什么?
9.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
10.简要说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1.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观点。
12.为什么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四、论述题。
1.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和我国教育目的的规定,试述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关系;并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对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看法。
2.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你认为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多次变动。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请你根据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分析为什么不同时期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会有变化。
4.一次,在广州、海南举行的歌唱大赛和模特大赛爆出“冷门”:夺冠的分别是两位15岁和16岁的学生。从两项比赛的参赛情况来看,选手呈低龄化趋势。一些家长甚至不顾孩子的意愿,把孩子推上造“星”之路,对此,许多教育界专家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这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浮躁心态的表现,不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请运用与全面发展教育有关的原理进行分析。

特别推荐: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试题专题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