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对国际公法的兼容性和排斥性

来源:外销员    发布时间:2012-03-12    外销员视频    评论

  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新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传统的国家主权行使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必须通过全球合作、借助于国际组织协调管理;同时,参与国际事务决策和管理的主体也多元化了,除国家外,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民间国际经济组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要求国际社会成员对某些事务协调一致,就必须赋予国际组织一定的管辖权。国际经济组织所涉及范围越广泛,成员方在调整这些经济事务上的自主权就会越受到限制。[9]当国际经济组织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事项行使权利并形成国际共同规则后,成员方有义务遵守和实施,其在相关领域制定经济政策的自主权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限制。[10]如, 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有效地约束其成员的政府,要求他们保持政策法律的透明度,所制定的政策和法规、所采取的措施应与WTO规则相一致。再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愿意为泰国提供贷款,以便泰国实行经济稳定计划,但前提条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监督泰国的财政预算, 要求泰国进行改革并实行私有化。韩国也遭此境遇。这些事实都说明,国家的经济主权实质上已经受到了削弱。[11]正如在《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谈判后期,美国国内爆发的那场有关国家经济主权问题的论战中所体现的那样:无论是路易斯·汉金所主张的“主权过时论”,还是杰克逊所论证的“主权”信念,都是对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即对自己的经济权利加以一定限制的同时不会影响美国的经济霸权所作的不同阐述,以消除政府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行动自由”受到限制所产生的疑虑。尽管后来美国又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审查WTO争端解决机制通过的、不利于美国的各种专家小组报告,并在认为WTO争端解决机制通过的专家小组报告违反了美国单方标准之后由国会自行决定退出WTO这个全球性组织。[12]但是,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的多起且不乏美方败诉的涉美纠纷案件,并未见美国国会宣布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美国所提出的四项标准,即是否逾越了授权范围或审理范围;是否既不增加美国承担的WTO义务,也不减少美国享有的WTO权利;办事处断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违反了专有的审查标准。实际上,美国所提出的这四项标准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并不相悖。二是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对专家组的成立、职权范围、审理程序和专家组报告的通过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加之专家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高,使得WTO争端解决机制通过的专家小组报告体现了公平和公正。三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发挥其协调各国贸易、促进贸易自由化的作用。同时,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一揽子接受”的方式、争端解决机制也为美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可以说,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对自己也无多大益处,相反,在其政府容忍的限度内限制自己的“行动”还会赢得丰厚的实际利益。美国对上述四项符合WTO争端解决规则标准的提出恐怕也是出于此番考虑的。 

  把主权概念推之极端,认为主权不能限制、不能让渡,这种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过于绝对化。当然,淡化主权的观点也是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实际上,大国的主权和利益从来不会被忽视,被淡化的只是弱小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当今社会,国际组织的职权与活动已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越来越频繁地撞击和侵蚀国家主权,尤其在经济领域。[13]以欧盟为例,欧盟建立的目标大致分为两个方面: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欧盟的政治目标是建立和发展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积极进行司法和内务领域的合作;欧盟的经济目标是推进欧洲单一市场和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一体化的欧洲经济。[14]事实上,欧盟通过实现货物和人员的自由流通、启动欧洲统一货币、建立欧洲公司法等措施已基本形成了欧洲共同市场。回顾欧盟各成员国对攻击伊拉克事件和其他国际重大政治事件态度不一的情况,欧盟实现共同外交与安全尚需时间的磨炼。笔者认为,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缓慢的“绊脚石”依然是主权问题。事实上,主权问题在经济利益面前已经有所萎缩。这种可能性为欧盟通过限制各国的主权实现共同政治目标提供了现实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际上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平等和独立的,而且在其内涵上也表现为相互依赖的关系,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更为突出。国际公法崇尚绝对主权原则,而国际经济关系里一个比较普遍推行的原则是全球协作和发展。这就不得不使主权原则在国际经济法中的适用有所限制。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