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MPA《行政学》辅导:第十章 行政方法

来源:公共管理硕士(MPA)    发布时间:2012-07-14    公共管理硕士(MPA)辅导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第一节行政方法概述(1)
  • 第2页:第一节 行政方法概述(2)
  • 第3页:第二节基本方法(1)
  • 第4页:第二节 基本方法(2)
  • 第5页:第三节行政技术方法(1)
  • 第6页:第三节 行政技术方法(2)
  三、系统分析
  系统是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各内在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边界。按照哲学的观点,系统的概念是物质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宇宙间一切相互关联的物质都可以构成系统。
  1.系统分析方法的特征
  (1)目的性。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之所以能够按一定结构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目的。目的性可以说是吸引协调各要素的磁场,围绕着目的性,各个要素作有机的编排,相互整合。不同系统可以有不同目的,但一个系统内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目的,离开了目的性,就无法达成有效的系统管理。
  (2)整体性。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正好是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得好,系统内各个要素都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效应,各个要素都能服从系统的整体要求,各个要素彼此之间都能相互协调,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能大于它各部分功能的简单总和。
  (3)层次性。系统是有结构的,结构是有序的,系统的有序性主要表现在层次性上。任何系统都处在一个特定的层次之中,任何系统的整体与层次、层次与层次之间都存在着特定的相互制约关系。上一层次可以通过指挥、监督、协调等功能与下一层次发生联系,同一层次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主要是在它们相互之间进行的,其他层次不宜轻率介入,只有在它们无法进行协调时,才需由上一层次系统解决。
  (4)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其内在要素的结构编排作相应调整,以便符合更高层次系统的目的要求。
  2.系统分析方法的作用 
  将系统的方法引进行政管理,有助于顺利实现行政目标。行政管理也就是一个社会管理系统,行政管理中的组织、人事、领导、财务等各个要素都是围绕着实现行政职能派生出来的。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发挥整体行政功能效用,各个行政要素都要注重自身的锻造,做到机构精干、人员优良、领导水平高、决策民主化、财务制度严格、机关管理规范等。各个行政要素要讲究合理衔接,避免摩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理顺行政体制,从上级到下级各个行政层次都要明确职责权限,防止越俎代庖。顺应社会变革、科学进步的时代潮流,行政管理要从手段方式、行为准则到思维模式不断趋向现代化,行政要素要不断改革,行政功能要不断发展。
  四、网络规划
  网络规划方法是将管理对象各项任务的各个阶段和逻辑顺序通过网络图的直观形式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来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网络规划源于19世纪末美国学者甘特创制的甘特图表,也叫条影图。20世纪40年代,这种方法曾发展为横条图形规划法,50年代后期才正式形成我们现在所说的网络规划方法。
  网络规划方法的直观形式是网络图,网络图的绘制通常要经过确定目标、开列清单、画出草图、修改完成等几个阶段。网络图由工作、节点和线路三部分组成。工作又称工序或作业,工作分为实工作和虚工作。实工作指消耗时间、资源的具体活动过程,用实线箭杆表示。虚工作是逻辑关系的指示,一般用虚线箭杆表示。节点也叫事件或事项,是描述工作开始或结束的符号,表示工作内容的变换及工作之间的互相衔接情况。节点作为工作的分界具有控制进度的功能。表示每项工作的箭杆具有方向性,箭杆箭头节点的标号必须大于箭杆箭尾节点的标号。节点按照在网络图中的排列顺序可分为最初节点、中间节点和最终节点,表示一项工作的最初状态、中间状态和最终状态。线路是指由最初节点到最终节点一系列首尾相连的箭杆所组成的通路。几条线路可以同时通过同一节点,但一条线路不能在同一节点重复通过。某条线路上各部分工作作业时间的总和构成该线路消耗的时间,在一张网络图的多条线路中,时间消耗最长的那条线路称为关键线路,这条线路上的所有工作都是关键工作,为了醒目起见,常用双线箭杆或红色箭杆表示。关键工作完成时间程度,决定了完成整项计划的总工期。
  运用网络规划的方法,有利于控制行政管理的进程,有助于评价行政管理的工作成效。通过网络图,可以直观地看清某项行政管理工作的全貌,主要子工作的位置以及各项子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有助于抓住重点、理清顺序、统筹全盘。利用网络图可以发现各项子工作在时间上的潜力,通过安排调整,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缩短周期,降低费用。借助于网络图,将复杂的行政工作分解为具体项目,由分别控制、局部优化最终达到总体优化,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需要部分变更工作时,还可利用网络图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五、戴明循环
  美国统计学家戴明首创“戴明循环”方法(又称PDCA循环方法)。P、D、C、A分别是英语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置)的缩写。这种方法虽然是在企业管理意义上提出来的,但作为一般管理中共有的对制定和实现计划过程进行控制的原理,它同样适用于行政管理过程。
  戴明循环方法的运作程序。戴明循环方法的效应要通过行政管理的整个运作过程体现出来。PDCA循环经过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四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计划阶段是先导,包括制定目标、明确任务、确定步骤,它是整个循环过程的关键。实施阶段是循环过程的实体部分,实施要求务求实际、全面铺开。检查阶段是控制阀门,要求认真分析、严格把关。处置阶段通过行政评价,总结提高,是循环过程的自我完善阶段。
  八个步骤是:第一步,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资料。第二步,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目标。第三步,按已确定的目标为导向,找出影响大的原因。第四步,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编制实施计划。这四个步骤实际上也就是第一阶段的具体化。第五步,组织实施计划,将分工要求、时间进度、数量和质量标准具体落实到承受机构与人员,这个步骤与第二阶段内容相同。第六步,检查与了解计划实施情况,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这个步骤与第三阶段内容相同。第七步,对执行中发生的问题提出诊治意见,并为防止再度发生此类问题采取预防措施。第八步,对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对下一个阶段计划的改进意见。这两个步骤包含于第四个阶段之中。
  戴明循环方法的规则要求:(1)PDCA循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流程,既不能跨越阶序,也不能止步不前;(2)循环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通过一个紧接一个的循环过程,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运作都是一个运作过程,它们共同构成循环大系统;(3)循环是一个可以量化的过程,要广泛灵活地运用统计方法,尽可能地依据数据说话。
  六、帕累托分析
  “帕累托分析法”又称ABC重点管理方法,其原型是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所创的库存理论。帕累托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分析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概括出一种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理论,并根据统计数字画成排列图,后人把它称为“帕累托曲线图”。这种排列图把累积百分数在0—80%的那些因素称为A类因素,是主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80%~90%的为B类,是次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90%~100%的为C类,在这一区域内的因素是最次要因素。帕累托的库存理论是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角度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概括,从社会属性方面看,这种理论有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性,是为资本主义统治方式作论证的。20世纪50年代,这种理论被引入经济领域,形成ABC管理方法,最早是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使用,后来在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ABC重点管理方法强调运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把管理对象按照影响程度、地位构成分为A、B、C三类,要求对A类因素特别注意,慎重处理;对于B类因素要比较慎重地去处理;对于C类因素则一般处理,以保证重点、抓住关键,经济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此时,ABC重点管理方法已从一种社会理论转而成为一般的管理方法了,这种方法也就更多地具有自然的属性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ABC管理方法可以被引入行政管理领域作为一般的管理方法使用。运用这种以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方法,行政管理可以对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的行政事务进行分析排队,根据一定的数量标准划分类别,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重点问题上,同时兼顾其他问题,保证行政管理有序、顺利地进行。

  特别推荐:

  2012年在职公共管理硕士报考指南大全

  2009年-2010年在职公共管理硕士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一页456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