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企业法律顾问试卷——企业管理知识

来源:法律顾问    发布时间:2012-04-07    法律顾问视频    评论


31.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是在批判( )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A.重商主义
B.里昂惕夫反论
C.比较优势
D.要素禀赋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批判对象。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1776年出版的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标志着自由贸易理论的诞生。斯密在该书中用了大量篇幅批判了重商主义,首次提出绝对优势原理,有力地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被世人公认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先驱。由于斯密在该书中首次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市场机制的基本机理,故被人们称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国富论》也被世人誉为经济学的“圣经”。正确答案是A.
32.对于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而言,( )。
A.国境大于关境
B.国境小于关境
C.国境等于关境
D.国境等于缔约国领土范围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国境和关境的关系。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关境和国境不一致。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经济特区虽在国境之内,却在关境之外,因此,设有经济特区的国家关境小于国境。相反,在缔结成关税同盟的国家之间,对内取消一切限制,对外建立统一的关税制度,这些国家的关境是几个缔约国的领土组成,则关境大于国境。关税作为对外贸易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具体来看,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三是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国内经济。另外关税还是进行国际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手段。正确答案是B.
33.某国对某种商品规定,全年进口额控制在200万美元以内,超过200万美元即禁止进口,这种措施被称为( )。
A.绝对配额
B.关税配额
C.国别配额
D.协议配额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非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之一是进口配额制。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存一定时期内(一年)以内。对某些进口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准予进口。进口配额是许多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进口配额主要有以下两种:①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在这个数额之内允许进口,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绝对配额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两种方式。全球配额是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来自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国别配额是指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②关税配额是指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一定时期内,在规定数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甚至罚款。关税配额按照进口商品的来源可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关税配额。按征收关税的目的和优惠程度,还可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优惠性关税配额是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给予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甚至免税,而对超过配额进口的商品征收原来的最惠国税率,欧盟在普惠制实施中所采取的关税配额就属于此类。非优惠性关税配额是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征收原来的进口关税,一般按最惠国税率征收;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极高的进口附加税或罚款。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都是以配额形式出现,通过提供、扩大、减少配额对贸易对方实施贸易歧视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绝对配额规定一个最高进口额度,超过就不准进口,而关税配额在超过配额限制数额之后仍可进口,只是超过部分要征收较高的关税。可见关税配额是将关税与配额结合起来使用,主要以经济手段调节进口水平,而不是像绝对配额那样以行政手段控制进口的绝对量。正确答案是A.
34.进口商品加工后大多在区内使用,只有少数用于再出口的经济特区是( )。
A.自由贸易区
B.保税区
C.出口加工区
D.自由边境区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自由边境区的特点。自由边境区(Free perimeter),是指一国或地区为了发展边境落后地区经济所设立的经济特区,在此区域,国家采取类似自由贸易区或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厂商投资,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与其他经济特区所不同的是,自由边境区生产加工的商品主要供区内使用。设置自由边境区有一定的期限,当该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优惠待遇会逐渐取消,直至废除自由边境区。这种特区仅在拉丁美洲少数国家设有。正确答案是D.
35.进口税主要分为普通税和( )。
A.特惠税
B普惠税
C.最惠国税
D.进口附加税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进口税的分类。进口税是指进口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一种关税。进口税是利用关税保护市场的主要手段,通常所称的关税壁垒,就是通过高额的进口关税,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其竞争力,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各国从保护市场,促进本国工业发展出发,对不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税率,进口税率随商品的加工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即对工业制成品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半成品或中间产品的进口税率次之,原料等初级产品税率最低甚至免税。同时,各国还依据本同经济发展、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差别税率。对于国内急需的生活必需品和机器设备予以抵关税或免税;国内能大量生产的商品或奢侈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也分别采取不同的税率。进口税一般可分为普通税、最惠国税两种。①普通税是针对没有与本国签订任何关税互惠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征收的关税。普通税率是进口税中税率最高的,一般比最惠国税高1到5倍,甚至更高。例如,美同对进口玩具征收的普通税率为70%,而最惠国税率仅为6.8%。目前实施这种税率的国家仅有少数,多数因家只是将此作为其他优惠税率减税的基础。因此,普通税率并不是被普遍实施的税率。②最惠国税是对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国实行的税率。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方实行互惠,凡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但最惠国待遇中也存在例外条款,如在缔结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或有特殊关系的国家之间规定更优惠的关税时,最惠国待遇并不适用。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参加了世贸组织或者签订了双边、多边的贸易协定,彼此间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享受最惠国税率,因此,这种关税税率实际是一种最普遍使用的税率,叉被称为正常关税。正确答案是C.
36.在进出口交易磋商程序中,( )不是构成发盘的必备条件。
A.发盘的内容必须确定
B.所有条件必须完整整齐
C.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
D.表明发盘人接受约束意旨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发盘的构成要件。在同际货物买卖合同商订的过程中,磋商程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其中,发盘和接受是达成交易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发盘是交易的一方(发盘人),向另一方(受盘人)提出购买或出售某种商品的各项条件,并表示愿意按照这些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行为。发盘可以是应对方的询盘作出的答复,也可以在没有邀请的情况下直接发出。发盘多由卖方发出,称作售货发盘,也可以由买方发出,称作购货发盘或递盘,,在发盘有效期内,发盘人不得任意撤销或修改其内容,并且一经对方接受,发盘人将受其约束,并承担按照发盘条件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法律责任。正确答案是B.
37.某公司出口棉种一批,运输中因事故被海水浸泡多时,使整船的棉种丧失其原用途。这种损失属于( )。
A.实际损失
B.单独损失
C.共同损失
D.推定损失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海损的分类。海上损失,简称海损。一般是指海运保险货物在海洋运输中由于海上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和灭失。就货物损失程度而言,海上损失可分为全部损失与部分损失;就货物损失的性质而言,海损又可分为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全部损失简称全损,是指运输中的整批货物或不可分割的一批货物的全部损失。全损又可分为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两种。实际全损是指被保险货物全部灭失或全部变质,或者货物全部不能归原货主所有等情形。推定全损也称商业全损,一般是指保险标的物受损后并未全部灭失,认为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凡不属于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的损失为部分损失。部分损失,可分为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两种。共同海损,这是指载货的船舶存海上遇到灾害、事故,威胁到船货等各方面的共同安全,为了解除这种威胁,维护船货安全,使航程得以继续完成,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措施。造成某些特殊损失或者支出特殊额外费用。构成共同海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是共同的,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这是共同海损成立的前提条件。如果危险还没有危及船货各方的共同安全,即使船长有意做出合理的牺牲和支付了额外的费用,也不能算作共同海损。②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臆测的,或者不可避免地发生的。③共同海损的牺牲必须是自动的和有意采取的行为,其费用必须是额外的。例如,为使搁浅或触礁的船舶脱离险境,而求救于第三者,由此而支付的费用属于额外费用。共同海损牺牲和费用都是为了使船舶、货物和运费三方免于遭受损失而支出的,因而不论其损失与费用大小,都应该由船主、货主和付运费方按最后获救价值的多寡比例分摊。这种分摊称共同海损的分摊。④措施引起的损失是额外的,费用支出是特殊性质的。单独海损,这是指除共同海损以外的部分损失。这种损失仅属于特定利益方,船舶或货物所有人单方面利益的损失,并不涉及其他货主和船方。该损失是仅由各受损者单独负担的一种损失。例如,某外贸公司出口茶叶100公吨。在海运途中遭受暴风雨,海水涌人舱内,茶叶受水泡发霉变质。这种损失只使该公司的利益受损,与同船所装其他货物的货主和船方的利益无关,因而属于单独海损。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的主要区别为:造成海损的原因不同。单独海损是承包风险所直接导致的船、货损失。它是由海上风险直接造成的货物损失,没有人为因素在内;而共同海损不是承包风险所直接导致的损失,而是为了解决或减轻一种共同危险人为地造成的损失。承担损失的责任不同。单独海损的损失由受损方自行承担;而共同海损的损失是由各受益方按获救财产价值的多少,按比例共同分摊。正确答案是B.
38.可转让信用证是指受益人有权将信用证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者,可转让信用证只能转让(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可转让信用证的特点。根据受益人对使用证的权利可否转让来划分。可转让信用证是指受益人有权将信用证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者,可转让信用证只能转让一次。不可转让信用证是指受益人不能将信用证的权利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信用证,凡信用证中未注明“可转让”的,就是不可转让信用证。正确答案是A.
39.在寄售协议下,货物的所有权在寄售地出售前属于( )。
A.代理人
B.寄售人
C.代销人
D.包销人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寄售协议下货物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寄售是指出口人(又称寄售人Consignment)先将准备销售的货物运往国外寄售地,委托当地代销人(Consignee)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代为销售后,再由代销人同货主结算货款。寄售是按双方签订的协议进行的,寄售人和代销人之间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委托与受托关系,寄售协议属于行纪合同(又称信托合同)性质。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解释,行纪合同是指行纪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行纪人的权利、义务与代理人相似,但又有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代理人在从事授权范围内的事务时,可以用委托人的名义,也可以用自己的名义,但行纪人只能用自己的名义处理行纪合同中规定的事务。而且行纪人同第三方从事的法律行为,不能直接对委托人发生效力。由此可见,寄售既不同于经销业务,又与一般的销售代理业务有区别。寄售与正常的出口销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寄售人与代销人是委托代售关系。代销人只能根据寄售人的指示代为处置货物,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出售货物、收取货款并履行与买主订立的合同,但货物的所有权在寄售地售出之前仍属寄售人。(2)寄售是由寄售人先将货物运至寄售地,然后再寻找买主,因此,它是凭实物进行的现货交易。(3)寄售方式下,代销人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费用,货物售出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均由寄售人承担。正确答案是B.
40.在工商战判中,需要坚持一些原则。遵循等价交换、符合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属于坚持( )原则。
A利益为本
B.互惠互利我考网论坛
C.客观标准
D.求大同,存小异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工商谈判的原则。工商谈判始终是信息双向沟通过程,在此过程中,双方都站在某种角度上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意图和要求,为此要使双方的想法和意见趋于一致。取得谈判的成功、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利益为本。谈判就是为了解决利益矛盾,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的方案。因此在谈判中要紧紧着眼于利益,而不是立场,因为常常在相反的立场背后,存在比现实利益更多的协调利益。例如,某物业公司出租办公用房,希望出租合同一年一签,以便房租随物价上涨可逐年调整;而承租方却希单房租合同一签三年不变。如果双方仅围绕合同是“一年一签”还是“三年一签”这个立场争执不下,结果只能形成僵局而导致谈判破裂,其实变与不变的根本问题是物业公司希望房租随物价同步增长。如果承租方能同意在三年租期内,房租上涨可随物价上涨,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那么承租合同一签三年也是可行的。这样物业公司的利益实现了,承租方急需租房的目的也达到了。(2)坚持互惠互利。互惠互利是工商谈判双方的基本出发点。在谈判中,应根据双方的需要和要求,互通有无,使双方都能得到满足。在利益上不仅要考虑己方利益,也要为对方着想,同时要立足长远,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要追求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尽力寻找谈判各方利益相一致的热点,通过各自具体利益的实现来保证谈判的成功。(3)坚持客观标准。在谈判过程中,一定要用客观标准来谈判。这些客观标准,包括等价交换、同际惯例、法律法规等。比如,甲方向乙方购买一向设备,甲方希望低价,乙方希望高价,如何确定一个公平的价格,既要考虑设备制造成本,又要参考同类设备的市场价格。只有这样坚持客观标准,才会使谈判有更高的效率。(4)坚持求大同存小异。谈判既然作为谋求一致而进行的协商洽谈,本身意味着谈判各方在利益上的“同”、“异”,因此,为了实现成功的谈判,必须认准最终的目标,求大同,同时要发现对方利益要求上的合理成分,并根据对方的合理要求,在具体问题上采取灵活的态度、变通的办法,做出相应的让步举动,这样才能推动对手做出让步,从而促使谈判有一个公正的协议产生。正确答案是C.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