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理特点

来源: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6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小儿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阴阳二气均属不足,年龄越小,脏腑娇嫩的表现就越突出。所谓“稚阳体,邪易干”。由于小儿卫外功能较差,对外邪的抵抗能力弱,加上其对寒热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之邪侵袭,内易为饮食所伤,故容易生病。小儿发病容易,突出表现在肺、脾、肾系疾病及传染病方面。

  ①肺为娇脏,其位置最高,肺的功能主宣发肃降,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小儿之肺气宣发肃降功能不完善,卫表未固,易感受外邪,六淫外邪之气,不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受,均易先犯于肺,引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病证,使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

  ②小儿“脾常不足”,其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因小儿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需为小儿迅速成长提供物质基础。小儿脾胃的功能状态与小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常常不相适应,故而由于乳食失节、食物不洁、脾运失健等因素导致的呕吐、泄泻、腹痛、积滞、厌食等脾系病证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在儿科仅次于肺系病证而居第二位。

  ③小儿“肾常虚”,是针对小儿“气血未充,肾气未固”而言。肾藏精,主骨,为先天之本。肾的这种功能对身形尚未长大、多种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小儿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小儿骨、脑、发、耳、齿的功能及形态,关乎生长发育和性功能成熟。因而临床多能见到肾精失充、骨骼改变的疾病,如小儿五迟、五软、解颅、遗尿、水肿等。

  ④小儿形气未充,御邪抗邪的能力较弱,易于感受各种时邪疫毒。邪从鼻人,肺卫受袭,形成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邪从口人,脾胃受邪,导致痢疾、霍乱、肝炎等传染病。传染病一旦发生,又易于在儿童中相互染易,造成流行。

  ⑤小儿病理特点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这是指儿科临床上既易见心惊,又易见肝风的病证。小儿生理上心神怯弱、肝气未盛,病理上易感外邪、各种外邪均易从火化,因此,易见火热伤心生惊、伤肝引动肝风的证候。

  小儿发病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虚实 是指小儿机体正气的强弱与导致疾病的邪气盛衰状况。小儿患病之初常见邪气呈盛势的实证,但由于其正气易伤而虚,可迅速出现正气被损的虚证或虚实相兼之证。如小儿不慎感受外邪而患感冒,可以迅速发展成为肺炎喘嗽,皆属实证;若此时邪热炽盛,正气不支,可以产生正虚邪陷、心阳虚衰的虚证,或夹有气滞血瘀的虚实夹杂证。又如小儿泄泻,起病多由乳食不节或湿热邪气所致,可见腹痛腹胀,发热吐泻,舌苔厚腻等,属实热之证;若失治误治,或邪毒枭张,正不敌邪,则易迅速出现气阴两伤或阴竭阳脱之变证。

  寒热 是指疾病病理表现两种不同性质的证候属性。“易寒易热”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小儿“稚阴未长”易见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小儿“稚阳未充”易见阳气虚衰,表现为寒证。小儿易寒易热常与易虚易实交替出现,在病机转化上,形成寒证、热证迅速转化或夹虚或夹实。如小儿风寒外束的表寒实证,易转化为外寒里热,甚邪热入里的实热证,失治或误治易转变为阳气虚衰的虚寒证,或阴伤内热的虚热证等。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与成人相比,小儿脏腑少七情之伤,无色欲之念,加之小儿的机体生机蓬勃,脏腑之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又小儿宿疾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而,小儿为病虽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特点,但一般说来,病情好转的速度较成人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也较成人为大。例如:小儿感冒、咳嗽、泄泻等病证多数发病快好转也快,小儿哮喘、癫痫、阴水等病证虽病情缠绵,但其预后较成人相对为好。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