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助理针灸辅导:按摩治疗胁痛

来源:中医助理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3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而言,系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由于肝居胁下,胆附于肝,肝胆之经脉循行于两胁,故胁痛的发生,多与肝胆疾患有关。如《灵枢。五邪篇》上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器法时论》也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

  引起胁痛的原因很多,如气邪、血瘀、血虚、湿热、悬饮等因素,均可引起胁痛。本篇着重讨论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阴不足及湿热蕴结所致的胁痛。至于因悬饮所致的胁痛,已述于有关章节,本篇不予赘述。

  现代医学中的某些肝胆疾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的一部分症状,可参考本证辩证论治。

  (病因病理)

  肝居胁下,肝之经脉皆循肋布胁,肝性刚强,喜条达,主疏泄。故凡能引起肝胆经脉阻滞,或脉络失养等因素,均可导致胁痛,如肝气郁结,瘀血停着,湿热内侵及肝阴不足等。

  1.肝气郁结因情志不逐,或郁怒伤肝,致肝失条达,肝气郁滞,气阻肝络而形成胁痛。

  2.瘀血停着肝郁日久,气滞血凝血凝,瘀血停积,阻塞肝络,形成血瘀胁痛。

  3.肝胆湿热肝郁化热,或湿热内侵,或饮食不节或过食醇酒肥甘,以致湿热蕴结肝胆,阻遏肝胆经络,造成湿热胁痛。

  4.肝阴不足肝经郁滞日久,或久病体虚,或劳动精血,肝血不足,肝阴亏虚,致血不养肝,络脉失养,造成胁痛。如张景岳所说:“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为肝肾精虚,不能化气,气虚不能生血而然。”

  (辩证论治)

  胁痛与气血郁滞密切相关,所以辩证时,当以气血为主。大抵以胀痛为主或走窜不定,多属气郁,凡以刺痛为主,痛处不移,多属血瘀;若隐隐作痛,时缓时急者,多为血虚。张景岳对胁痛的属性,有一段论述,他说:“但察其有形无形,可以知之矣。盖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行而无迹,或倏聚而倏散。”明确指出胁痛的属气属血,可以从临床表现上加以区别。此外在临床上,还必须分清寒热虚实,以便导致治疗。如叶天士所说:“杂证胁痛,尽属厥阴肝经,以肝脉布不胁肋,其证有虚实寒热,不可概论。”来源:考

  1.肝气郁结

  主证两胁胀痛,痛无定处,并常因情绪波动而增减,胸闷不畅,时欲太息,食减,苔薄,脉弦。

  分析肝喜条达,主疏泄,情志不畅,则气郁不舒,肝失条达,故见胁肋胀痛,并随情志波动而增减;气滞则胸闷不畅,时欲太息,太息则郁闷略散,而觉胸闷缓解;肝气乘刷,脾失健运,故食少。苔薄脉弦,是肝郁之征象。

  治则疏肝理气。

  选穴肝俞、胆俞、章门、期门、肩井、环跳、阳陵泉、绝骨、太冲。可重用推揉背腰利气法,搓擦痛点化瘀法,推揉胸胁疏肝法,拢揉胁下柔肝法,配用远端取穴利胆法。

  2.瘀血停着

  主证胁肋刺痛,痛处不移,痛甚拒按,晚间尤重,或胁下可见痞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

  分析肝病日久,瘀血停着,络痹不通,气血不畅,故胁肋刺痛,痛处不定;瘀血积聚,故入夜痛甚。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均系瘀血停滞肝经,血气不通的表现。

  治则祛瘀通络,调气养血。

  选穴肝俞、胆俞、阳陵泉、太冲。此型以药物治疗为主,可选用推揉背腰理气法,推揉胸胁利肝法,远端取穴利胆法,搓擦痛点化瘀法,对症处之。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