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辅导:社会心理学知识

来源:心理咨询师    发布时间:2012-04-10    心理咨询师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社会心理学概述
  • 第2页:社会与自我
  • 第3页:社会知觉与归因
  • 第4页: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 第5页:态度
  • 第6页:沟通与人际关系
  • 第7页:社会影响
  • 第8页: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态度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2、对象性;3、稳定性
  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C(cognition,认知):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
  知识、信念、评价等。
  2、情感成分A(affection,情感):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
  感反应。
  3、行为倾向成分B(behavior,行为倾向):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
  行动的倾向性。
  有人把态度的三成分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态度的属性:1、方向;2、强度;3、深度;4、向中度;5、外显度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传递者的威信; ②传递者的立场; ③说服的意图; ④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信息差异; ②畏惧; ③信息倾向性; ④信息的提供方式
  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②人格因素; ③个体的心理倾向
  4、情境:
  ①预先警告; ②分心(即注意分散); ③重复
  三、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F.Heider)的平衡理论: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海德
  提出了一个 P-0-X 模型说明他的观点。其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
  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