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建立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外销员    发布时间:2012-03-12    外销员视频    评论

一.引言 

  近日,国内水污染事件接连而至。先是2005年11月1日,河南洛宁县发生重大污染事故,造成窑子头河、兴华涧、洛河部分水域水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其下游的洛河、黄河两岸数百万人民的安全。十二天以后,2005年11月13 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紧接着一个月后,2005年12月15日,广东省环保部门监测发现,广东北江韶关段出现了重金属镉超标现象,监测部门录得镉超标近10倍。人们的生存环境,经济的发展依托,受到严重威胁。 

  而国际贸易关系上也受到类似的影响。我国的出口产品纷纷受到进口国以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以及名目繁多的进出口商品包装、标志、核对卫生环保等要求,形成了更为隐蔽、更难应付的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正日益增强。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板块主要分布在纺织、农牧、中药等领域,中国每年约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提出 

  以上国内国际间因环境因素而起的种种问题看似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实质上都在强烈呼吁我们注意环境保护,改善恶化的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步伐。此前“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以损耗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否则环境因素将成为抑止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狭窄瓶颈。而建立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1],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量控制在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之内,把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量压缩到自然环境的消纳能力之内,在环境资源不退化甚至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发展,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首选途径。进而建立循环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以上现实的迫切性以外,推行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一场变革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和可靠的支撑系统。而法律因其自身固有的普遍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很适合于在传统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作为评价标准和行为准则对循环经济进行观念表达、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2]又因为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无法通过市场自发地实现循环经济。因此,自从循环经济提出以来,各国无不以法律保障、经济刺激等多种方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经济政策,改变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循环经济才由最初的强制性推行逐步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选择。所以,法制建设是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支点。 

  在我国,制订循环经济法已经不再停留在探讨立法可行性阶段了,“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表示,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项目已纳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并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起草,将于2007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法律可能会涉及8个方面的内容: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制度;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指导制度;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生产者的衍生和产品回收制度;绿色消费制度;重点污染企业强制实施体制;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公众参与制度。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