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建立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外销员    发布时间:2012-03-12    外销员视频    评论

  2. 就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计划中的第七个方面的内容“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按立法计划制订者所解释的意思理解应为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刺激社会各界主动实行循环经济。所以,为了避免引起歧义,建议将该部分的标题改为“循环经济发展刺激制度”。 

  该部分内容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完善激励制度,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具体措施包括:○1.要搞好对循环经济的政策扶持就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拓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多元化的投资机制。○2. 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审批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8],以促进各个层面的不同的主体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对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及购买再生资源加工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优惠,也可以考虑对利用可再生能源之外的其他能源及其间接产品加征税收,如通过增设新鲜材料税、垃圾填埋税、生态税、碳税等税种,鼓励企业、公众多用再生物品,少用原生物料。政府机关购买物品时应优先采购再生物品。[9] ○3.对一些重大的循环经济项目应该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10] 

  3. 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计划中的第八个方面的内容“循环经济发展的公众参与制度”笔者认为需要详细探讨和规定。 

  在发达国家,一般都非常注重运用各种手段与传媒力量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以提高公众对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环保意识。美国环境保护局与全国物质循环利用联合会专门开设网点,宣传有关再生物质的知识,成立“美国回收利用日” 组织,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回收利用日”。[11]此外,美国国内还成立了众多各类环保组织,他们也举办活动,积极宣传,鼓励公众参与到社区里的物质循环利用项目,例如购物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布袋,购买提供维修服务的物品等。在日本大阪市,每年9月发动公众开展公共场所垃圾收集活动,结合城市美化宣传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和减少垃圾废物排放的工作中。 

  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公众参与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循环经济立法的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立法机关应该多召开立法听证会,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和一些专家的合理意见。然而,在相关公益立法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问题,立法机关过多地照顾各个部门维护自身的意见从而忽略了人民群众和专家的合理意见,最终使听证会流于形式。这种不尊重人民意见的做法,从长远来讲,会严重阻碍公益立法及具体实施的进行。如果能使公众树立同环镜保护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自愿地选择有利于环镜保护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市场经济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这才是实现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正道。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