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物业管理师考试经营管理辅导之收益性物业估价的基本方法

来源:物业管理师    发布时间:2013-04-06    物业管理师辅导视频    评论

    三、收益法
  (一)收益法概述
  收益法又称收益资本化法、收益还原法,是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然后利用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其转换为价值,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根据将未来预期收益转换为价值的方式不同,即资本化的方式不同,收益法分为直接资本化法和报酬资本化法。直接资本化法是将估价对象未来某一年的某种预期收益除以适当的资本化率或者乘以适当的收益乘数转换为价值的方法。其中,将未来某一年的某种预期收益乘以适当的收益乘数转换为价值的方法,称为收益乘数法。报酬资本化法即现金流量折现法,是物业的价值等于其未来各期净收益的现值之和,具体是预测估价对象未来各期的净收益(净现金流量),选用适当的报酬率(折现率)将其折算到估价时点后相加,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收益法是以预期原理为基础的。预期原理说明,决定物业当前价值的,重要的不是过去的因素而是未来的因素。具体地说,物业当前的价值,通常不是基于其历史价格、开发建设它所花费的成本或者过去的市场状况,而是基于市场参与者对其未来所能带来的收益或者能够得到的满足、乐趣等的预期。历史资料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推知未来的动向和情势,解释未来预期的合理性。从理论上讲,一宗物业过去的收益虽然与其当期的价值无关,但其过去的收益往往是未来收益的一个很好的参考值,除非外部条件发生异常变化使得过去的趋势不能继续发展下去。
  收益法适用的对象是有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物业,如住宅(特别是公寓)、写字楼、旅馆、商店、餐馆、游乐场、影剧院、停车场、加油站、标准厂房(用于出租的)、仓库(用于出租的)、农地等。它不限于估价对象本身现在是否有收益,只要估价对象所属的这类物业有获取收益的能力即可。例如,估价对象目前为自用或空闲的住宅,虽然没有实际收益,但却具有潜在收益,因为类似住宅以出租方式获取收益的情形很多,因此可将该住宅设想为出租的情况下来运用收益法估价,即先根据同一市场上有出租收益的类似住宅的有关资料,采用类似于市场法的方法求出该住宅的净收益或收入、费用等,再利用收益法来估价。但对于行政办公楼、学校、公园等公用、公益性物业的估价,收益法大多不适用。
  运用收益法估价一般分为下列4个步骤进行:①搜集并验证与估价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估价对象及其类似物业的收入、费用等数据资料;②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如净收益);③求取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④选用适宜的收益法公式计算出收益价格。
  (三)物业净收益的求取
  运用收益法估价(无论是报酬资本化法还是直接资本化法),需要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可用于收益法中转换为价值的未来收益主要有潜在毛收入、有效毛收入、净运营收益。
  出租的物业是收益法估价的典型对象,其净收益通常为租赁收入扣除由出租人负担的费用后的余额。租赁收入包括租金收入和租赁保证金或押金的利息收入。出租人负担的费用,根据真正的房租构成因素(地租、房屋折旧费、维修费、管理费、投资利息、保险费、物业税、租赁费用、租赁税费和利润),一般为其中的维修费、管理费、保险费、物业税、租赁费用、租赁税费。但在实际中,房租可能包含真正的房租构成因素之外的费用,也可能不包含真正的房租构成因素的费用,税中出租人与承租人约定或按惯例由出租人负担的部分。
  在实际求取净收益时,通常是在分析租约的基础上决定所要扣除的费用项目。如果租约约定保证合法、安全、正常使用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均由出租人负担,则应将它们全部扣除;如果租约约定部分或全部费用由承租人负担,则出租人所得的租赁收入就接近于净收益,此时扣除的费用项目就要相应减少。当按惯例确定出租人负担的费用时,要注意与租金水平相匹配。在现实的物业租赁中,如果出租人负担的费用项目多,名义租金就会高一些;如果承租人负担的费用项目多,名义租金就会低一些。
  (四)报酬率的求取
  报酬率即折现率,是与利率、内部收益率同类性质的比率。进一步搞清楚报酬率的内涵,需要搞清楚一笔投资中投资回收与投资回报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投资回收是指所投入的资本的回收,即保本;投资回报是指所投入的资本全部回收之后所获得的额外资金,即报酬。以向银行存款为例,投资回收就是向银行存入的本金的收回,投资回报就是从银行那里得到的利息。所以,投资回报中是不包含投资回收的,报酬率为投资回报与所投入的资本的比率。
  可以将购买收益性物业视为一种投资行为:这种投资需要投入的资本是物业价格,试图获取的收益是物业预期会产生的净收益。投资既要获取收益,又要承担风险。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可以说是所有投资者的愿望。盈利的多少一方面与投资者自身的能力有关,但如果抽象掉投资者自身的因素,则主要与投资对象及其所处的投资环境有关。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中,投资者之间竞争的结果是:要获取较高的收益,意味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或者,有较大的风险,投资者必然要求有较高的收益,即只有较高收益的吸引,投资者才愿意进行有较大风险的投资。因此,从全社会来看,报酬率与投资风险正相关,风险大的投资,其报酬率也高,反之则低。例如,将资金购买国债,风险小,但利率低,收益也就低;而将资金搞投机冒险,报酬率高,但风险也大。认识到了报酬率与投资风险的上述关系,实际上就在观念上把握住了求取报酬率的方法,即所选用的报酬率,应等同于与获取估价对象产生的净收益具有同等风险的投资的报酬率。例如,两宗物业的净收益相等,但其中一宗物业获取净收益的风险大,从而要求的报酬率高;另一宗物业获取净收益的风险小,从而要求的报酬率低。由于物业价值与报酬率负相关,因此,风险大的物业的价值低,风险小的物业的价值高。
  求取报酬率的方法主要有累加法和市场提取法。累加法是将报酬率视为包含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两大部分,然后分别求出每一部分,再将它们相加。无风险报酬率又称安全利率,是无风险投资的报酬率,是资金的机会成本。风险报酬率是指承担额外风险所要求的补偿,即超过无风险报酬率以上部分的报酬率,具体是估价对象物业存在的具有自身投资特征的区域、行业、市场等风险的补偿。
  累加法的一个细化公式为:
  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投资风险补偿+管理负担补偿+缺乏流动性补偿-投资带来的优惠
  其中:①投资风险补偿,是指当投资者投资于收益不确定、具有风险性的物业时,他必然会要求对所承担的额外风险有补偿,否则就不会投资;②管理负担补偿,是指一项投资要求的关心和监管越多,其吸引力就会越小,从而投资者必然会要求对所承担的额外管理有补偿。物业要求的管理工作一般远远超过存款、证券;③缺乏流动性补偿,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缺乏流动性也会要求补偿。物业与股票、债券相比,买卖要困难,交易费用也较高,缺乏流动性;④投资带来的优惠,是指由于投资于物业可能获得某些额外的好处,如易于获得融资,从而投资者会降低所要求的报酬率。因此,针对投资估价对象可以获得的好处,要作相应的扣减。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