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师综合能力考试资料:第三章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来源:物业管理师    发布时间:2013-04-06    物业管理师辅导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第一节 梅奥的霍桑实验及人群关系理论
  • 第2页:第二节 现代激励理论
  • 第3页:第三节 劳动者心理与群体心理
  • 第4页:第四节 个性心理差异与管理
  • 第5页:第五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四节 个性心理差异与管理  【考点提问
  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个性是受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制约的,它所反映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行动着的人。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它不同于别人的特点。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特点又是可以改变的。 
  一、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一)个性的特点
  个性一般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而人的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把人的个性划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庸人,二是士人,三是君子,四是贤人,五是圣人。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个性的内部心理特征和品质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素质和动机等,也就是指一个人的性格、能力、兴趣、气质等心理状态的总和。
  (二)个性的形成
  有人认为,个性是由遗传或者先天决定的,也有人认为,个性是由环境决定的,或者说后天决定的。如心理学家华生说:一个人生下来以后,我培养他什么样他就是个什么样子,我培养他成法官,他就是法官,我教他成小偷,那他就是小偷。
  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各有片面性,正确的看法应该是两种因素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遗传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可能性,但遗传不起决定作用。一个人的个性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到什么水平,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特别是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人的生理素质对个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塑造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体都经历三个时期:
  (1)儿童时期:受父母、兄长及亲友的熏陶和影响,即通常人们说的,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大人在孩子的个性发展上,打下什么烙印,往往会影响他的一生。
  (2)学生时期:受师长和同学间的影响较深,使个性的发展按照一定的规范去实践。
  (3)走向社会:个性发展最复杂的阶段,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个性的发展。如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政治形势,文化教育等等都对一个人个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总之,个性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形成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说,它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来的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人的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所谓心理过程的强度,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所谓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所谓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指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人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气质。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会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例如,一个学生具有安静迟缓的气质特征,这种气质特点会在参加考试、当众演说、参加体育比赛和文艺活动等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一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以活动的内容为转移,仿佛使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表现出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自然特性。
  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它很早就清楚地表露在儿童的游戏、作业和交往活动中。但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气质也会发生某些变化,只是同其他心理特征相比,其变化要迟缓得多。
  (二)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人的气质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中国古代医学家虽未直接提出气质说,但曾按人好动或喜静的程度把人分为五种类型,即好动的太阳型、少阳型,喜静的太阴型、少阴型,和动静适中的阴阳和平型。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内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各人多寡不同的假设把气质分为4种类型,即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黏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巴甫洛夫通过对高等动物的研究,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三个基本特性,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不可抑制型、活泼型、安静型和弱型。神经系统的基本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在表现。四种神经活动类型分别与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相对应。
  (三)气质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每个人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气质的特点,学会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气质,对于教育工作,组织生产,培训干部等都有重要意义。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作为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方面的动力特点的综合,它本身无所谓好坏。在评定人的气质时不能认为一种气质类型是好的,另一种类型是坏的。因为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胆汁质的人积极、生气勃勃等是他的优点,但也有暴躁、任性、感情用事等缺点;多血质的人既有灵活、亲切、机敏的一面,也有轻浮、情绪多变的一面;黏液质的人有沉着、冷静、坚毅等的优点,也有缺乏活力、冷淡等缺点;抑郁质的人既有情感深刻、稳定的优点,但也有孤僻、羞怯等缺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气质,要认清自己气质的积极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发扬积极的方面,克服消极的方面,在这样自觉的培养锻炼下,气质就会得到不断的改进。
  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据研究,普希金有明显的胆汁质特征,赫尔岑有多血质的特征,克雷洛夫有黏液质特征,而果戈里有抑郁质的特征,不同的气质类型并不影响他们在文学上取得杰出的成就。
  3.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虽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是它可能影响活动的效率。例如,要求作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反之,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黏液质、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多血质、胆汁质的人又较难适应。
  4.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行动。
  气质对于形成和改造人的某种情感与行动特点,或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做教育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的人都需要重视它。例如,在进行教育工作或人事工作时就要进行调查研究,对不同气质的对象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教育工作中,严厉的批评对于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学生会促使他们遵守纪律,改正错误,但对抑郁质的学生则可能产生更加怯弱的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中要注意到学生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不仅教育工作如此,其他如党、政、团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人事的选拔、调配,特殊工作的挑选,法院的审讯,商业上的买卖,婚姻恋爱,甚至学生分配座位、搭配小组等工作也需要考虑气质类型特点。
  总之,气质是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是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之一。但人的心理和行为不是由气质决定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和个人的具体生活状态决定的。气质同其他个性心理特征相比,它不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本质的特征,而只是具有从属的意义。但由于它是构成人们各种个性品质的一个基础,因此,它是一个必须充分重视的重要因素。 
  三、人的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及特征
  性格是个性中的重要心理特征,是区别个性的主要心理标志。性格一方面反映人的行为取向,它可以从外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如从一个人的发笑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豪爽还是拘谨;性格还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动机和态度,如一个小气的人与一个勤俭的人,在行为方式上可能很相近,但动机和态度不一样,因此,性格是行为方式和现实态度的统一体。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寡断、刚强、懦弱等,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性格是受一定思想、意识、信仰、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的。由于具体的生活道路不同,每一个人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性格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独特性、整体性和持续性。
  (1)复杂性
  性格是个人多方面特性的综合,就像一个多面的物体,每一面均属性格的一部分,且各部分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个人特性,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如健谈、好动,有些是蕴藏在潜意识中,不但他人无从观察,就连自己也不易感觉。
  (2)独特性
  由于遗传、成熟、环境及学习等因素对各人的影响不同,因而形成的各人性格也不同,即使是双胞胎,也只是遗传的一个因素完全相同而已,而其成熟、环境、学习等因素则无法完全相同,因而所展现的性格仍然是有差别的。
  (3)整体性
  构成个人性格的各种特性,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统一体,因此,可以说性格是个人身心合一的组合。一个人生理方面的变异,会直接而迅速的影响到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同样,一个人为了求得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与改进个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4)持续性
  个人性格虽然在异常重大外界条件的压力下,会产生突变,但在一般情况下,性格是有持续性的。如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除直接寻找他的现实行为原因外,还要了解一下他过去的历史、工作、生活等情况。这样对一个人才能有全面的了解。
  由于性格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对它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尚未形成一套为一般学者所共同接受的理论,如果将各种性格理论,按其主要内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重于研究个人行为的发展与改进的理论;一类是偏重于研究个人生理与行为特性的理论。各种理论研究的侧重面虽然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性格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力,掌握行为的规律性,不能不对人的性格给予深入的研究。
  2.性格的特征
  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特征。它有着多个侧面,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以一定的独特性结合为有机的整体。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主要表现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处理个人、社会、集体的关系;对待劳动、工作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态度等。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所构成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同情心、为人正直、诚实等,或相反;对劳动、工作、学习态度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勤劳、认真、细致、节俭、创造精神等,或相反;对自己态度的特征,主要有谦虚、自信等,或相反。
  (2)性格的意志特征
  主要表现为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这是人对现实态度的另一种表现。按照调节行为的依据、水平和客观表现,性格的意志特征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并使行为受社会规范约束的意志特征,如独立性、目的性、组织性、冲动性、纪律性、盲目性、散漫性等;2)表明人对行为自觉控制的水平的意志特征,如主动性和自制力等;3)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如镇定、果断、勇敢、顽强等;4)表明人对待长期工作的特点的意志特征,如恒心、坚韧性等。
  (3)性格的情绪特征
  当情绪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或人对情绪的控制具有某种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时,这些特点就构成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按其活动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强度特征:表现为一个人受情绪的感染和支配的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2)稳定性特征:表现为一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动的程度;3)持久性特征:表现为情绪对人的身体和生活活动所停留的持久程度;4)主导心境特征:是指不同的主导心境在一个人身上表现的稳定程度。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指人们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方面的个体差异。在感知方面有:1)主动观察型;2)被动感知型。在想象方面有:1)幻想家和“冷静”的现实主义者;2)具有现实感的幻想家和脱离实际的幻想家;3)主动想象型和被动想象型;4)大胆想象的人和想象被阻抑或受限制的人;5)狭窄想象型和广阔想象型。
  (二)性格与管理
  阿吉里斯着重研究了管理方式及其工作环境对性格成熟的影响。他观察分析了工业界经常见到的工人对工作不努力和对某些事物漠不关心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否单是个人性格的问题呢?他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在许多情况下,是因为受管理方式的束缚而使性格不能成熟。在这些组织里,他们对工作环境只有极少的控制力。同时,他们被鼓励做一个被动、依赖及附属的人,因此,他们的行为便不易成熟。
  正式组织的权力和权威需要掌握在少数高阶层人手中,因此,位居下层的人必须受上司或系统本身严密的控制。专业化通常使工作过于简单而重复、固定,不具有挑战性,这就是专制型的、以工作为主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上级是决策者,下级只是执行这些决策而已,缺乏主动性。
  正式组织的概念导致“性格不能趋于成熟”的假定,认为性格成熟与正式组织间是不协调的,管理者的工作行为阻止了人的性格的自然发展。阿吉里斯认为这是古典的管理理论仍相当流行的结果。
  根据以上的情况,阿吉里斯同麦格雷戈一样,要求管理者提供给职工一种可以成长与成熟的环境,使其在致力于组织成功的过程中亦可以获得需要的满足。应当相信:如果受到适当的激励,人们可以自动自觉地工作且具有创造力。
  为了加强管理,深入了解人的性格,还必须对人的性格进行鉴定。性格鉴定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个案法、实验法等。由于性格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鉴定性格的方法。为了使被鉴定的性格比较符合于实际情况,多采用综合研究法。
  综合研究法,是把观察谈话、作品分析、个案调查等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有计划地观察一个人的各种外部表现,利用谈话直接或间接地了解被鉴定者在各种情况下的态度和行为表现;通过搜集被鉴定者的作业,如书信、日记、自传、文艺作品等,了解他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同时通过对有关人员的访问,了解他过去的情况。最后,把获得的各种材料,系统地加以分析整理,找出贯穿于其言行与外貌中的性格特征和类型。 
  四、人的能力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对能力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能力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个人到目前为止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含有可造就性或潜力的意思。人的知觉或思维活动是在他所从事各种工作或操作中进行的。为了顺利地、成功地完成这些活动,重要的心理前提是具备某些能力。例如,熟练地进行操作;保质、保量、按期地完成生产任务,是操作工人应具备的必要能力;熟练地上好一堂课,内容新颖,讲解透彻,条理清楚,是教师应具备的必要能力;善于鉴别色彩、形象记忆,掌握线条比例是画家应具备的必要能力;而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反映灵活则是一般的、为完成各种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
  要成功地完成一项活动,仅靠某一方面的能力是十分不够的,必须具有多种综合能力才能获得成功。例如,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不能仅仅依靠记忆力,或仅仅依靠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而必须同时具有观察力、记忆力、概括力、分析力、理解力等,才能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完成某项任务时,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的结合,能使人迅速地、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这时可以认为,这个人在完成这项任务时具有较高的能力。
  (二)能力的分类
  能力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人在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时,必须既具有一般能力,又具有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出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在活动中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某种一般能力在某种活动领域得到特别的发展,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的组成部分。例如,观察能力属于一般能力,但机修工在长期修理机械过程中,需要区别正常与非正常的机械结构细节,察看机械的运转状况,从而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在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因为机修工在修机过程中培养成的敏锐的观察能力,有可能迁移到其他活动领域,表现出他的精细观察的个人特点。因此,特殊能力是在一般能力获得充分发展的某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的系统;而一般能力则是在某种特殊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离开活动,既谈不上一般能力,也谈不上特殊能力。
  (三)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影响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素质、知识和技能、教育、社会实践、勤奋等对能力的影响最显著。
  1.素质
  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生来或早期聋哑的人难以发展音乐能力,双目失明者无从发展绘画才能,严重的早期脑损伤或脑发育不全的缺陷是智力发展的障碍。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但不是能力本身。素质作为先天生成的解剖生理结构,不能现成地决定能力。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能力,只是由于他生来具有一定的解剖生理特点,因而他具有能力发展的一般可能性。只有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解剖生理素质在活动中显露并发展起来,才逐渐形成能力这样的心理特征。
  2.知识和技能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它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技能是操作技术,是对具体动作的掌握,它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知识、技能与能力有密切的关系。知识是能力形成的理论基础,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实践基础。能力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可能取得的成就。
  能力和知识、技能密切地联系着,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掌握知识、技能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而知识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当然,知识、能力的发展与技能的发展不是完全一致的。
  3.教育
  教育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具体途径与方法。教育不仅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而且对能力的发展同样也起着主导的作用。教育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能促进心理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运用分析概括的方法去讲授课程的内容,并且引导学生把这样的方法作为遇到问题进行思维的手段;把外部的教学方法逐渐转化为内部概括化的思维操作。
  儿童、青少年的在校教育,对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人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原来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显得不够用,有些甚至是已经过时的。尤其是技能能力更是如此。因此,在职职工的职业教育,对现代企业的职工来讲就显得特别重要。他们必须掌握多种知识、多种技能,并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4.社会实践
  能力是在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劳动实践对各种特殊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职业的劳动,制约着能力发展的方向,如纺织厂的验布工人,辨别布面疵点的能力比一般人高。这是同从事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分不开的。
  不同的实践向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人们在实践和完成任务的活动中,不断地克服薄弱环节,从而使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5.勤奋
  勤奋是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要使能力获得较快和较大的增长,没有主观的勤奋努力是根本不可能的。世界上许多政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无论他们从事的领域有多么大的不同,他们的共同点是长期坚持不懈、刻苦努力、顽强地与困难作斗争,没有刚毅的顽强、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任何成就都不可能取得,也无从谈起能力的发展。此外,营养状况、个人的爱好、兴趣等,对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影响。 
  五、性格与能力、气质的关系
  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构成个性的心理特征,它们是在人的统一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
  (一)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性格和能力是在人的统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首先,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为基础。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了体力和智力,性格也在相应地形成着。在观察过程中,一方面发展着观察力,另一方面也形成着性格的理智特征。其次,能力的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影响。例如,高度责任感、首创精神、热爱集体、严于律己、自信心强等等,这些表现在对待工作、对待集体与个人等方面优良的性格特征,对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具有工作不负责任,不关心集体,缺乏自信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则会使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障碍。另外,优良的性格特点往往能补偿某方面的能力弱点。所谓“勤能补拙”,就说明性格对能力发展的补偿作用。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既有区别,又互相渗透,彼此制约。
  (1)从气质和性格各自的特点来说,虽然两者都是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其生理基础,但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类型的自然影响。而性格更多地受生活环境的制约。
  (2)气质对性格有深刻的影响。首先,在性格形成过程中,气质影响着性格的表现方式。例如,同样是勤劳的人,具有多血质气质的人,在劳动中容易表现情绪饱满,精力充沛;而具有黏液质的人,则可能表现为踏实肯干,操作精细。可见,气质给同样的性格特征添上独特的“色彩”。其次,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还表现在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例如,对于自制力的性格特征的形成,具有胆汁质的人,需要经过极大的克制和努力,而对抑郁质的人则比较容易和自然。
  (3)性格对气质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着和改造着气质,从而使之服从于生活实践的需要。侦察兵在实践中形成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可能掩盖或改造胆汁质易冲动的气质特征。
  (4)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而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总之,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气质与性格两者是不同的。从气质的自然性质而言,气质似乎是性格的基础;而性格则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但是这种区别,不能截然对立起来,两者是彼此制约互相渗透的。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