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到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功能,这就是功能固着。
2.B [解析]根据迁移发生的概括水平,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叫做垂直迁移或纵向迁移,即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角”的学习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3.B[解析]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4.C[解析]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和对象可以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5.D[解析]根据思维过程中所凭借的中介不同,思维可以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三种。
6.B [解析]每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即指概念的内容,外延即概念的范围。
7.D[解析]需要是有机体在内外条件刺激下,对某些事物希望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需要总是指向某种东西、条件或活动的结果等,具有周期性,并随着满足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根据定义,饥渴是一种刺激而非需要,喝水是一种需要。
8.C[解析]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复杂性、功能性、统合性等本质特征。
9.D[解析]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10.B[解析]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由此可见,梦属于无意想象。
11.C[解析]组织策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A、B、D均属于组织策略,C项过度学习属于复述策略(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2.A[解析]自陈量表法是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予以评价的一种方法,也称人格量表。主题统觉测验属于投射法个人测验,是通过素描图像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测试者内心和自我的X光片,从而判断被试者的心理倾向。罗夏克墨迹测验关心的是被试者对图形知觉过程的途径、理由及内容,从而判断其心理机制是否完好正常。句子完成法是以未完成的句子作为刺激,让受测者自由地给予语言反应来完成未完成的部分。依据受测者的反应内容来推断受测者的情感、态度以及内心冲突等。
13.C[解析]工作动机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一系列激发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内部与外部力量。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交往动机是指希望自己成为某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生理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动机。
14.D[解析]感觉记忆中,视象和声象是信息的主要储存形式。
15.B[解析]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双眼视差是体视(相对深度)的主要来源。虽然视差的概念在不断地发展,但深度知觉由双眼视差决定这一观念一直不变。

二、填空题
1.观念性 简缩性
2.短暂性指向性
3.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4.生理社会
5.动机水平适中
6.合作竞争
7.操作的熟练
8.效度
9.心理上
10.担忧
11.惩罚
12.《学习的条件》
13.情感体验
14.运算
15.自我同一性

试题推荐:

2012年江苏教师资格考前独家试题分享

在线测试: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套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