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题及解析(1)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着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2.[参考答案]
(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即抽象与概括水平不同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3.[参考答案]
知识直观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实物直观、横象直观、言语直观。
(1)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2)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3)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
4.[参考答案]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其特点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其特点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5.[参考答案]
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6.[参考答案]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通过观摩分析,学习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分析。
(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还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其心理成分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的目的性,即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并由此产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为学生学习上的求知欲。三是学生的成就愿望,学生希望在学习中获得好成绩,借以获得相应的地位、荣誉、自尊或长者的赞许。
(1)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目的性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学生一旦有了明确、自觉的目的,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毅力,按一定的方向去努力奋斗。(结合我国对小学生学习目的性的调查进行说明。)(2)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在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力求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结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进行说明。)
(3)成绩愿望。所谓愿望就是指学生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心理期待。(结合学习成绩不同,学生的理想抱负不同进行说明。)
2.[参考答案]
认识压力的作用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压力有心理准备,并主动学习处理压力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压力。常用的方法如下: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4)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的状况。

试题推荐:

2012年江苏教师资格考前独家试题分享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在线测试: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套

上一页234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