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不定项选择题1-15
  • 第2页:不定项选择题16-30
  • 第3页: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4页:答案:不定项选择题
  • 第5页:答案: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
  • 第6页:答案:论述题

二、填空题
1.预测和评判 2.最近发展区
3.替代性强化 4.陈述性知识
5.认知结构 6.动作技能
7.道德认知 8.他律道德
9.建立问题表征 10.酝酿期
11.自我效能感12.学习策略
13.认知结构变量 14.共同要素说
15.皮格马利翁效应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西方教育一fl,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一fl,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内容丰富,但并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2.答:错误。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
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3.答:错误。
细微型操作技能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一般不需激烈的大运动,着重于比较狭窄的空间领域进行手、脚、眼的巧妙的协调动作,或者是配合默契的动作等。例如,打字、弹钢琴等,就属于这类技能。举重、铁饼、标枪等属于粗放型操作技能。
4.答:错误。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例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5.答:正确。
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四、简答题
1.答:(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1分)
(2)排除相互干扰。(1分)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1分)
(4)多种感官参与。(1分)
(5)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0.5分)
(6)过度学习。(0.5分)。
2.答:(1)相似性。(1分)
(2)原有认知结构。(2分)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分)
3.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2分)
(1)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1分)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1分)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1分)
4.答: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理解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1分)
(2)运用变式与比较。(1分)
(3)知识的系统化。(1分)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1分)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1分)

考前推荐: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7-2010年)

2011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冲刺专题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