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小学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
(2)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向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发展。
(3)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机械识记还占有优势,抽象
记忆在逐渐发展。
(4)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2.[参考答案]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3.[参考答案]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参考答案]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进行解释,力求能寻找出使自己的行为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的行为。研究证明,学习结果的归因会影响学习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
(2)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从而更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相反,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什么影响。
(3)就可控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学习者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一种犯罪感;反之,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
5.[参考答案]
(1)时间因素。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3)学习的程度。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的材料;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种材料称之为过度学习材料。实验证明,低度学习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
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
(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5)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实际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
6.[参考答案]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时,应遵循四条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
(3)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2.[参考答案]
认识压力的作用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压力有心理准备,并主动学习处理压力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压力。常用的方法如下: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试题推荐:

江苏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汇总

在线模考: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10套

上一页234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