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包装的几个问题

来源:室内设计师    发布时间:2013-03-31    室内设计师辅导视频    评论

三、包装造型的源泉及其演变的原因

众所周知,囿于认知能力、造物思维、技术水平,最初人类的包装造物大多利用自然之物,如果壳、葫芦、兽角等,而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造物经验的丰富及造物技能的日渐成熟,人类的造物活动开始取法自然,包装亦是如此,其中以造型尤为明显,时常表现出对动物形态的关照、模仿,如红陶兽形壶(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鸭形铜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从班班可考的考古资料千真万确地表明:在包装起源的史前时代,其容器造型和结构上鲜有人工意识因素及人工形态,基本上以实用功能为主。经历漫长的岁月,人们在不断地实践中,随着造物思维的提升以及对形式美感需求的增加,一些富含设计意味的人工形态包装容器造型逐渐显现,且表现出一定人性化设计的价值取向。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双层九子奁,无论是奁的整体造型,还是内部九个抽象几个形及排列布置,均是人工形态化的设计、制作的结果,彰显出造物主强烈的人性化设计观念以及对形式美的无限追求。再如南宋时期的莲瓣形朱漆盒,造型美观、比例匀称,轮廓圆润流畅。当然,人类的需求总是无止境的,正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所阐述的那样,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类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点也充分地体现于传统包装容器中,如宋代的青白瓷四耳盖罐,不仅实用功能性强、造型圆润优美,而且融入了深刻的精神意蕴。它镖现出一种自然祥和、动中寓静,是对“自然天成”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的深化,把沉静、淡泊而怡然自得的追求,与“法自然”运行的虽动而静的宇宙精神境界相适应,虽景有限而意无穷。

总之,传统包装容器造型由最初简单地利用自然之物,到人工形态的设计、制作,其形态造型经历了由仿生造型到人性化设计的演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传统包装容器造型的形态由最初的仿生到多样化,实际上是人们对形态的理解、把握,到功能美、形式美和精神美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人性的张扬和需求多样化在造型形态上的体现。

四、传统包装的风格类型及价值取向

手工业时代,各类造物无不打上阶级意识、观念或浓郁宗教色彩的烙印,传统包装亦是如此,呈现风格特征各异、价值趋向不同的特点。就风格而言,传统包装风格大致可以归纳为宫廷、民间、宗教、文人风格,这四种风格是由阶级地位、社会等级、身份所决定的。

宫廷风格产品包装亦称为贵族风格包装,是适应统治阶级中少数贵族阶层的需求而形成的设计观念的外在体现。为了彰显自身阶级权利、地位、财富的特殊性,上层阶级惯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一种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及对价值观念表现的强烈欲望。从物质到精神,上层阶级均占据统治地位,为满足舒适、奢华生活方式的需求,上层阶级穷尽天下之良匠为其服务。包装材料应用十分讲究且不计成本,多以贵重、稀缺材料为主,如金银。在造型、装饰方面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工艺之美,如掐丝、珐琅等工艺。在审美趣味上,宫廷包装力求按照古典美学的法则完善对设计对象的加工,以达到上层阶级从物质到精神上的一切功利主义的满足。

相对于宫廷风格而言,民间风格是一种根植于民间广大劳动群众中的设计风格。由于政治、经济条件所限,民间包装在材料选取、制作工艺、审美情趣等方面虽无法与宫廷包装相提并论,但依然尤其独特之处,具体表现在:包装材料多为满足大众需求的天然材料,如竹、木等,表现出一种材料的朴实之美;采用简单加工工艺,并首先考虑包装的实用性,造型质朴简练、装饰热烈大方并饱含浓郁的吉祥意蕴,折射出平民百姓的现状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文人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在中国古代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因此传统文人风格包装深刻地表现出一种典雅、朴素、超凡脱俗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强烈地传达出文人的品格、气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蕴含着传统儒家文化的造物观念,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等。
在奴隶、封建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神秘色彩浓重的宗教影响或制约着人们的生活,统治阶级充分地利用包装这一载体达到统治、教化民众的目的。宗教包装大都通过幻想、象征、表现等手法完成宗教精神的物化,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更多的是通过非凡的造型、瑰丽的装饰加深人们对宗教的敬重、痴迷、膜拜的心理依赖,从而表现出一种超凡的、迷幻的艺术特征,如陕西扶风县出土的唐代佛舍利八重宝函,每层宝匣饰以观音和极乐世界等图案来诠释宗教含义,呈现出极其富丽、神圣的宗教色彩。

当然,每一种风格的包装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种相互撷取和不断变化的关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宫廷包装和民间包装之间还存在回归、双向影响的现象,因为一种新的包装风格的出现,更多的是民间艺人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探索,最初出现于民间,后来由下层阶级的能工巧匠带入宫廷。

客观而言,中国传统包装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体系,涉及历史演变、造物思想、造型和装饰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包含的问题均值得作深入地探讨与研究。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