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及答案二

来源:考研    发布时间:2012-07-17    考研辅导视频    评论

  22.【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主张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主张对待古代和外来文化,都要批判地继承。这体现了辩证否定观。选BCD是干扰项。
  22.【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联系的考点。“联系的普遍性”是近几年的常考内容,并且一般都是结合事例出题,解题的关键是加强理解层面的训练。该题干中的事例较明显地说明了相关事件的环环相扣的关系,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所以B是正确答案。选项ACD都是干扰项。
  23.【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知识点。试题的事例,就一棵大树的生存所产生的广泛效益,说明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多样性的联系。选项ACD都是干扰项。本题也是注重理解运用方面的考查。该试题所引材料,是近年来热点的环境保护的例子。考生应加以留意。
  24.【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考生基本的古代汉语能力,还有对量变质变规律的准确理解。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规律”指出: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体现量变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题干材料的意思是量变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所以最佳答案是B。虽然从选项表述来说四个选项都没有错误,但选项B是最符合题意的,是本句话想要表达的思想。
  25.【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量变质变规律及其“度”的概念。这里所说的适度原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度”的概念。达不到该有的“度”,即“不及”,就不能达到该有的效果。而超过某个“度”即“过”,会带来新的质变,使事物丧失原有的属性。选项BCD都是干扰项。
  26.【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表了前进和发展的方向,是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而旧事物是失去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火车作为代表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事物,必然要战胜马车这个旧事物。选项ABD都是干扰项。考生注意鉴别,就知道它们与试题内容不符。
  27.【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关于原因和结果问题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因果范畴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因果关系。因为有客观物质世界的因果关系的客观辩证法,才会有精神世界的因果关系的主观辩证法。原因和结果是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选项B是正确的表述。选项C、D都主张因果是主观性的东西。这是关于因果的唯心主义观点,选项A没有看到因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8.【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运动概念的正确理解。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所以答案是A,选项BCD都是干扰项。
  29.【答案】 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即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中国具体实际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所以答案是D。该原理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这个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30.【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的理解,考查对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典型命题的了解。老子及其《道德经》体现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对事物对立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深刻的理解,该选项的“生”说明了事物的运动变化,该选项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典型地说明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老子的世界观已经摆脱了原始的神秘主义;他对世界的解释既不能说是唯物主义的,也不是有神论的。老子哲学究竟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还是学术界讨论的课题。
  31.【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量变质变规律中关于“度”的概念的理解,还有对基本成语的理解。“过犹不及”指的是过度和不及、不够一样,都是不恰当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考题,但这一类考题在历年考试中也不止一次出现过,考生应该确保得分。
  32.【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和对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典型命题的了解。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朴素辩证法的代表。“阴阳相克,奇正相生”指出了辩证法内在的对立统一。
  33.【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的考点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五个范畴即原因与结果、本质和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与现实、内容与形式,值得引起重视。可能考到选择题或者作为分析题的某一要点设计出题。水稻亩产十几万斤,就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的,它不仅不是现实的可能性,也不属于抽象的可能性。所以选项A、C不对。可能性也不一定总是向现实性转化,这种转化需要条件和实践。所以B不选。D是唯一符合“可能性与现实性”原理的选项。
  34.【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法的矛盾规律的理解。“和”这个重要概念指的就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的同一。如中国西周时代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史伯的观点和材料中的观点,体现了辩证法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的原理。
  35.【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矛盾规律等知识点。根据辩证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球赛胜负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所以选项B对,而A不选。球队作为一个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球赛的胜负既主要由球队整体决定,但也离不开球员的个人因素。选项D不对。比赛双方是矛盾的双方,二者具有斗争性,也具有同一性,不是纯粹对立的。选项C也不对。
  36.【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体现在其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能动创造性,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有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等。“情人眼里出西施”体现了意识的选择性或者能动创造性。选项B和C都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是唯心主义观点。选项D是孟子的命题,说的是心的功能在于思想。这种把思想的器官理解为心的观点是错误的。
  37.【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知识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尊重物质世界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选项ABD都是正确的表达,但是不符合试题要求。
  38.【答案】 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点。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说明了人被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所决定,但同时人也积极作用于客观世界。题干的说法坚持了客观世界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既强调世界的客观决定性,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说明了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研招动态:2012考研报名公告研招单位报考点研招计划少数民族研招计划

  报考指南:2012考研报名10.10-31问答专业介绍考研现场确认时间:11.10-14

  招生简章:考研推免生招生招生简章全国研招简章港澳台研招简章研招政策

  专题汇总:2012考研大纲考研试题及答案考研院校专业课模拟试题汇总真题及答案

上一页456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