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读:东北振兴

来源:公务员    发布时间:2012-12-03    公务员辅导视频    评论

  专栏12:东北地区水利工程规划项目

  大型水利枢纽及引水工程——继续搞好大伙房水库输水、西山水库、老龙口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三湾水利枢纽及输水工程、桃山水库二期、青龙山水库等工程;继续做好哈达山水利枢纽、锦凌水库、毕拉河口水利枢纽、青山水库、吉林中部城市群引松供水、引嫩入白、大连供水等工程前期工作。

  灌区工程——进一步做好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引嫩扩建、三江平原大型灌区、松嫩平原大型灌区、辽河平原灌区等工程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统一规划,强化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加强松嫩平原石油、天然气以及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及周边地区的能源、有色金属、贵金属、地下水和重要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展辽宁凤城翁泉沟铁硼矿综合开发利用示范。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废渣及尾矿等工业废弃物利用。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依法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建立矿业权交易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合理利用森林与草原资源。强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天然林保护,科学推进“三北防护林”的更新改造,保持森林资源增长量大于采伐量,建设我国用材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合理利用与保护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等天然草牧场。遏止过度放牧,恢复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积极有效地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热能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禁止近海过度捕捞,维护生物资源的动态平衡,滩涂和浅海水域的养殖业规模不能超过海洋环境的可承载能力。控制填海造地规模,开展海岸带治理。限制开采海砂,加强海滨湿地、海岛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维持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八、增强发展活力

  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的推动力。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重点突破、协同推进,全面提升东北地区的发展活力。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切实改变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的状况,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省直管县”改革。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重要行业和骨干企业集中。推动重点行业进行跨所有制、跨区域重组。巩固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改革。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实行政企分开。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支持政策,在市场准入、进出口、用地、信贷、企业债券发行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和重组,并在核销呆账、减免利息、土地使用以及有关税收信贷政策方面,享受原国有企业同等待遇。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利用沈阳产权交易中心,建立面向东北地区的产权交易市场。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力发展期货贸易,建设亚洲重要的期货交易中心。以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改进市场监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选择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行政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和信用体系建设、不良资产处置、土地管理等方面,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探索以改革开放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二)扩大开放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在东北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鼓励外商投资区域性研发设计中心,合作建立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研发和设计中心等。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产业。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鼓励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承揽国外制造业转移,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巩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积极开拓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主要边境口岸城市加快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跨境工业区。推动与周边国家在能源、原材料和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开发合作。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和科技合作基地。鼓励优势产业加强对外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周边国家设立境外生产基地和经济贸易合作区。继续推进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

  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加快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积极推进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将保税港区的部分功能延伸至腹地,开展“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进出口通关改革业务试点。加快重点边境口岸城市基础设施及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积极发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和跨国陆海联运国际贸易大通道,促进对俄、蒙、朝的路、港、口岸和经济合作区建设。努力提升开发区对外开放水平。

  专栏13:口岸通道建设

  对俄重点建设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珲春-卡梅绍娃亚铁路。

  对蒙重点建设阿尔山(伊尔施)-乔巴山铁路。

  对朝重点建设南坪口岸铁矿粉运输管道、牡丹江-罗津路段。(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在装备制造、石化、生物工程、制药及新材料等领域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中试基地,为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及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支撑。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研设施,整合研究实验体系,构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围绕重点技术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和体系,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共享。

  强化创新机制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让和产业化综合政策体系。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体制,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原始创新和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力争省级财政的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鼓励地方政府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创新的专项资金。

  专栏14: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体系

  1.五大科技创新平台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装备制造、石化、精品钢材、汽车、光电工程、北药、现代农业等工程中心。

  ——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纳米材料、清洁能源、光机电一体化、机器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工程等实验室。

  ——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建设软件、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新兴环保、现代农业等特色孵化器群体。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2.两大科技协作网络

  ——东北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建设与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

  ——东北地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共享网络:建设科技数据库、科技信息网和快速、高效咨询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

  3.两大科技市场体系

  ——东北地区科技人才市场:建立科技人才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区域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共享。

  ——东北地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区域统一互认的技术产权交易规则、交易管理办法、交易结算方式,以及交易监管模式、交易纠纷和争议处理的途径。

  九、政策措施与实施机制

  围绕实现东北地区振兴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完善加快东北地区振兴的政策措施,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顺利有效实施。

  (一)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贯彻落实

  进一步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加快解决厂办大集体问题和企业历史欠税问题,妥善解决东北地区原中央下放煤矿企业棚户区改造问题,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完善振兴经济政策

  加大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返。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所需的重大技术装备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改造项目,给予支持。

  银行机构对东北地区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再担保机构。改善信用环境,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灵活处置不良资产。加速企业股票上市步伐。支持东北地区符合条件的发行主体进行债券融资。

  (三)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按照平等互利、加强合作、资源优化、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东北与东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和协作,形成区域合作、互动、多赢的协调机制。鼓励发达地区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强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经济联系,支持东北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

  构建跨行政区的公共平台和协作网络。建立东北四省区高层协调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东北地区高层协调会议制度的大框架下,设立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协调机构,推进区域合作和协作。

  鼓励跨区域的企业联合与重组,国家对跨区域资产重组企业的项目给予优先核准,优先安排扶持资金。支持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的合作,联合开发、利益共享,共同推进蒙东大型煤炭、石油等能源基地建设。

  (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加强规划的实施。国家有关部门和东北各级地方政府要合理分工,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加强各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地方政府要研究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和具体工作方案,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年度计划中,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切实把规划落到实处。

  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指导。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完善政府与企业、民众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形成全社会支持东北地区振兴的良好氛围。

  组织开展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国内外环境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展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适当调整规划内容和实施步骤,切实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政策纵览

  自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到2007年发布《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这么多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从2004年以来,每年一度的东北亚博览会在振兴东北的过程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司司长文振富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国企改革进展顺利

  文振富告诉记者,总的来讲,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方面进展顺利。首先,国企改革方面,在中央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东北三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强力推进国企改革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全面突破。三省国有企业完成改制9000家左右,改制面达90%以上。通过改革,原国有中小企业国有股基本退出,国有大型企业基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国有资本逐步向能源、装备、石化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大企业集中,控制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过于分散的状况明显改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和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局面得到扭转。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初步解决。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灵活处置债务、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等多种形式,有效解决了企业长期积累的重大矛盾和问题。

  据介绍,中央支持国企改革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增强。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政策性破产、处置历史欠税和不良债务、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增值税转型试点、中央投资倾斜、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扶持等,这些政策措施既着眼于卸掉历史包袱、化解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矛盾,也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支持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可谓对症下药,为改革重组的顺利推进创造了重要条件,也为东北企业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东北三省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全力推进国企改革攻坚。注重科学谋划,建立周密的政策支撑和保障体系;注重突出重点,努力破解主要矛盾和困难;注重立足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效推进;注重密切配合,营造改革攻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吉林省确立了“四到位、一基本”的目标,即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劳动关系转换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2005年开始,用一年多时间,基本完成了攻坚计划确定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现吉林全省完成改制企业3381户,占应改制企业的98%以上。

  辽宁省把深化国企改革作为振兴的关键和重要任务,攻坚破难,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90%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并基本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制。

  黑龙江省把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振兴工作的战略突破口,态度坚决,措施得力,力度空前,用3年时间完成了3352户企业改制,占应改制企业的97%。

  辽宁省坚持“3个保证”原则,即不管投资者是谁,要保证改制企业90%以上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保证改制后职工收入和福利总体水平不降低,保证经营班子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近年来,辽宁省改制企业中93%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职工收入增长了47%。

  东北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文振富告诉记者,到了东北地区,会发现东北人现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振兴东北地区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已经逐渐走出最困难的时期,经济低迷的状态得到了根本改观,开始走上了全面振兴之路。

  自实施东北振兴规划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便从事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棚户区的改造。棚户区是东北一些资源型城市在建设中形成的特定历史产物。早年从事矿山采掘的工人们就被安置在矿山附近的简易平房里,他们的子女又在平房外搭建小屋,世代居住。近年来随着矿区资源的枯竭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一片片缺乏水、电、路等配套市政设施的棚户区,成为城市中环境最差的贫困人口聚居地。过去一直是由企业负责为本企业职工兴建分配住宅房,当资源日渐枯竭企业陷于亏损,企业已无法解决这些职工的居住问题,而棚户区内的居民也因下岗失业等原因,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住宅。

  据了解,2008年,吉林省全年完成改造城市棚户区935万平方米,搬迁14万户,建设回迁房80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8.5万户;林区棚户区改造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预期成果,全国国有林业局首家试点单位松江河林业局和和龙、八家子、天桥岭3个省级试点单位开工面积已达14.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2000户、10万平方米住房建设任务。吉林省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启动,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13万户、520万平方米的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建设任务。

  东北将来会更加开放

  对于将在2009年9月份举办的第五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文振富认为,包括东博会在内的东北地区大型国际性展会如哈洽会、制博会、软交会等都已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将使得东北地区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

  文振富指出,前四届东北亚博览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2008中国会展年度颁奖盛典上,东北亚博览会名列“2008年度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第三位,仅在广交会和东盟博览会之后。国内外参展参会客商总数由第一届的3万人增加到第四届的5万人;对外贸易累计成交额从第一届的2.92亿美元增长到第四届的4.75亿美元;到2008年年底,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期间签约的171个项目有141个项目部分或全部资金到位,项目履约率为82.46%。

  文振富介绍,自199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宣布筹备建立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1995年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共同签署了三个框架性法律文件。2005年9月,五国签署大图们江行动计划,决定将图们江合作区域扩大到整个大图们江,包括中国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朝鲜罗津贸易区、蒙古的东部省份、韩国的东部沿海城市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部分地区。发源于长白山的图们江,其下游三角洲地区位于中、朝、俄三国接壤地带,位于东北亚的“几何中心”。这里是连接欧洲、东北亚及北美贸易和交通的要道,具有独特的转口贸易优势。同时,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是连接日本和韩国巨大市场的交通走廊,且靠近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能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8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组成专题调研组到吉林省就图们江地区开发做专题调研,拟将长吉图为先导区的新的开发规划上报国务院。一个全新的、具有可行性的图们江开发规划不久就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东北走过了不平凡的过去,又将迎来一个辉煌的未来。正如吉林省副省长陈伟根所讲:“东北亚博览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大家于金秋9月光临吉林长春,亲身感受繁荣和谐、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东北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东北亚博览会必将是一个提振信心的博览会。

上一页234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