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社会热点预测

来源:公务员    发布时间:2012-12-04    公务员辅导视频    评论

  考试大教育集团一直以服务考生为已任,为了让考生在最后的时间里对这次广州市考有更充足的准备,我坚持时效性、理论性、指导性、关联性的原则,梳理了一些社会热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申论考试需要一定的理论积累才能更好的、更深刻的把握试卷中的给定材料,希望考生能戒焦戒躁、心怀天下,把握政府选人的本意,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热点一:弘扬“广东精神”

  一、背景阐述

  省委宣传部自2011年11月初开始至2012年4月底,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五轮新时期“广东精神”征集讨论活动。征集讨论活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省内外先后有近150万人次参与了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在前四轮征集讨论活动中,共征集到“广东精神”表述语1100多条,这些表述语贯通古今、融汇中外。根据群众讨论和专家评审意见及省委常委会要求,省委宣传部提出四组候选方案,即:“重公德、守信用、敏于行、尚包容”;“厚于德、守于信、敏于行”;“敢为先、尚包容、重实干”;“敢为先、尚包容、守信用、重实干”,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第五轮征集评选活动。在第五轮征集讨论的基础上,课题组专家对“广东精神”进行了集中研究提炼,并提出三组候选方案,报省委常委会讨论。最后,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将新时期“广东精神”表述语确定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5月9日,汪洋书记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郑重提出,要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这是“广东精神”表述语首次向全社会正式发布,表明历时半年的征集讨论活动圆满结束,同时也揭开了我省宣传实践新时期“广东精神”、推动新一轮社会道德建设的序幕。

  二、考察重点

  (一)弘扬广东精神的重要性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中央要求全国各地先行提炼富有地方特色的价值精神,在此基础上概括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省按照中央要求,把“广东精神”的提炼培育工作,作为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以此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开展了地方精神大讨论活动,并引导市民大力践行弘扬,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面对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广东要完成“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贯穿“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任务,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因此,提炼概括新时期“广东精神”,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大力践行和弘扬,就显得尤为迫切。

  三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广东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思想道德建设相对滞后。广东改革转型走在前面,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更加集中叠加,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特别是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更是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讨论和反思。提炼概括和宣传实践“广东精神”,就是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建设幸福广东、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道德支撑。

  (二)广东精神的内涵

  广东精神的实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岭南文化传统和广东改革开放的综合反映。

  厚于德。“厚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于德”,即具有像大地一样宽厚的美德,容载万物,仁爱奉献。“厚于德”既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概括,也代表了广东人的道德情怀和价值追求。一是体现了源远流长的岭南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体现了广东人的现代道德情怀,展现了广东人尚德、乐善、好施的精神品格。三是体现了广东未来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推动全体社会成员树立做人德为上、做事德为先的道德理念,使广东人既富于物、又厚于德。

  诚于信。“诚信”出自《逸周书》:“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诚于信”就是要严格地遵守待人处事的信誉和信用,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到真诚、有信、无欺,它是为人处世之根本、企业生存之基础、社会和谐之基石。“诚于信”植根于广东人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展现出广东人“诚待四方、信义天下”的精神风范和讲诚信、守规则、善合作的精神特质。“诚于信”也成就了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正是“诚于信”的文化精神,使得广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能够吸引、汇聚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广东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进一步弘扬诚信精神,深入开展“三打两建”活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敏于行。“敏于行”出自《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即要注重实干,敏动善行。“敏于行”是广东引以自豪的地域精神特质,主要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先行先试。二是善于把握发展先机,把先进的思想及时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注重实干、敏于行动、务实不张扬。三是善于应变、灵活变通。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广东人总能及时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解决发展难题。

  三句话是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三者紧密相联,不可分离或缺位。其中,“厚于德”是广东精神的灵魂,“诚于信”是广东精神的根本,“敏于行”是广东精神的特质。“德”重修养,侧重于对优秀道德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信”重人事,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行”重实践,侧重于对广东人求真务实精神品格的秉承和彰显。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广东精神”的有机整体。

  (三)宣传践行广东精神的措施。

  我们要做好广东精神宣传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广东精神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中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

  一、高度重视,把培育和弘扬广东精神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认清培育和弘扬广东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广东精神体现渗透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重大规划、措施政策上,实践到本地区本单位发展的方方面面,并积极总结和推广经验做法,使之更好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二、广泛宣传,使广东精神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海报、宣传栏等,开设专门栏目、拍摄公益宣传片、创作主题歌曲、举办专题晚会,利用网络新技术和新运用,充分适应全媒体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增强广东精神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广东精神的建设,使广东精神家喻户晓、形成共识。

  三、突出特色,不断创新广东精神的载体和内容。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广东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的资源优势,结合传统节日、革命纪念日、重大节庆等在全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体现广东精神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增强广东精神的认可度。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扶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推出体现广东精神、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四、典型引领,探索建立培育弘扬广东精神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实践广东精神中的示范作用,树立一批群众身边的典型模范。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打造实践广东精神的先进典型以及“感动广东十大人物”、“广东好人”、“年度慈善人物”等社会知名度、美誉度高的褒奖平台。完善先进典型的评选方式和评选机制,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五、拓宽渠道,推动广东精神深入人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开展教育引导和主题实践,推进广东精神进学校课堂、机关企业、乡村街道等。把广东精神教育贯穿到学雷锋活动中。结合“新时期广东人精神”、“时代文化精神”、“亚运精神”、“大运精神”以及全省各地总结提炼出的城市精神的宣传教育,把培育和弘扬广东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必修课;注重提高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广东精神的能力和水平;企业要结合实际,把广东精神转化为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评比、展览、歌咏等主题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广东精神深入人心。

  六、加强研究,丰富和深化广东精神内涵。发挥社会科学在创新理论、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不断探索完善、深化解读广东精神的丰富内涵,为培育和弘扬广东精神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组织社科界专家编写广东精神普及读本,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广东精神科研成果向课程教材、社会普及、决策措施、文化产品的转化。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