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经典案例分析之新雀巢帝国:“润物细无声”

来源:EMBA    发布时间:2012-07-15    EMBA辅导视频    评论

  通过接连并购,雀巢如老树盘根般,把触角伸到中国食品快消行业的每一个角落。

  在雀巢的规划中,2020年新兴市场对营业收入的贡献率应达45%,而当前这一数字仅为31%。

  2011年12月23日,国内的“糖果大王”徐福记正式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摘牌,这意味着徐福记正式拥有了新的东家—雀巢。这场持续半年的收购项目,最终以商务部通过雀巢出资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权而告终。此次收购的尘埃落定,引发了国内食品快消行业的巨大争议,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外资食品的新帝国。”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雀巢在收购徐福记之前,已经以同样的方式拿下了国内蛋白饮料和八宝粥市场份额最大的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60%的股份。“虽然徐福记和银鹭从整个食品饮料行业来看,算不上量级特别大的公司。但是,这两家公司在细分市场里都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这些领域恰好是雀巢中国以往所缺乏的。”在长期研究食品快消行业的正略钧策咨询公司合伙人闫强看来,雀巢在中国总是“润物细无声”,不像可口可乐、达能,一举一动都能引起满城风雨。但是,不经意间它已如老树盘根一般,把触角伸展到了食品快消行业的每一个角落。

  多而不精

  无论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雀巢一直扮演着“并购狂”的角色。雀巢董事长包必达一直被外界称为“4%先生”,在他看来,企业停止增长就是死亡的开端,而并购是实现增长的重要手段。他坚持公司的营业收入每年要增长4%,并且告诫公司所有人:“首先是规模,其次才是利润率。”因此,雀巢渗入每一个行业,首先追求的都是在量级上超越对手。

  雀巢在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并购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的调味品行业正处于年总产量超过1000万吨、年产值在300亿元以上的快速发展期。各国食品巨头也都看中了中国这块风云突起的市场,联合利华更是在以243亿美元的天价成功并购美国百仕福食品公司之后,借助百仕福旗下的家乐鸡精成功打入中国市场。为了压制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的势头,雀巢在1999年分别收购了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和西安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各80%的股权,强势将中国本土鸡精的第一大品牌太太乐揽入怀中。紧接着,又在2001年收购了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鸡精生产商豪吉鸡精。这一连串的并购行为,再加上旗下原有的美极鸡精,雀巢立刻在中国鸡精市场拥有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此外,为了抗衡联合利华在冰激凌市场的优势,雀巢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收购了上海福乐食品和广州五羊冰激凌。虽然仍然落后于联合利华在整个冰激凌市场16%的份额,但是雀巢也占据了不小的市场。通过这一系列的并购,从1997年到2004年,雀巢在中国区的销售额就整整增长了4倍。

  然而,并购虽然是雀巢打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壁垒及进入门槛,迅速获得市场准入证最有效的方式,但是,雀巢的利润率却无法与企业规模匹配。一直以来雀巢的利润率都只能在10%左右徘徊,而其老对手卡夫、达能等利润率常年都保持在20%以上。另外,由于战线过长,雀巢的收购往往面临多而不精的局面。

  就在雀巢收购徐福记通过国家商务部审批的同时,雀巢关闭了12年前收购的第一家冰激凌生产厂上海福乐食品有限公司。欧睿信息咨询(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显示,雀巢在中国冰激凌市场位列第四,2010年销售额为9.23亿元,占据3.2%的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国内品牌蒙牛(17.3%)和伊利(15.2%),甚至不到联合利华和路雪(7.4%)的一半。

  事实上,雀巢多年来收购的企业虽多,但真正能占主导地位的却很少。在收购银鹭和徐福记之前,雀巢除了依靠太太乐和豪吉长期占据了中国调味品市场绝对领先地位之外,在乳业、饮料、糖果等细分市场都处于中下游的位置。最为讽刺的是,在饮用水行业中,雀巢作为全球最大的瓶装水生产商,拥有超过70个瓶装水品牌,但在中国饮用水市场,雀巢所占的市场份额却在前7名之外。

  因此,雀巢的冰激凌业务主管赫尔福.卡特林曾坦言:“未来,雀巢必须要在业务模式上进行调整。”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