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来源:在职硕士    发布时间:2012-07-04    在职硕士辅导视频    评论

  一、招生类别及相应学院

学位类别

专业领域

名额

学院名称

联系电话

农业推广硕士(4701

林业(470107

350

环境学院

85428682
85427502

农业机械化(470109

机电学院

85427779

农村与区域发展(470110)

经管学院

85427696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470111

人文学院

85427309

农业信息化(470112

信息学院

85427687

工程硕士(4301

林业工程(430129

自定

化工学院

85427648

木工学院

85427504

土木学院

85427763

家具学院

85427408

艺术学院

85427975

经管学院

85427696

机械工程(430102

机电学院

85427779

生物工程(430139

化工学院

85427648

交通运输工程(430123

土木学院

85427763

交通学院

85428131

轻工技术与工程(430122

轻工学院

85428793

建筑与土木工程(430114

土木学院

85427763

工业设计工程(430138

家具学院

85427408

环境工程(430130

化工学院

85427648

风景园林硕士(5601

自定

园林学院

85427608

  二、报考条件
  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我校规定:所有报考我校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无学士学位的考生(含:本科毕业无学士学位报考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者;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无学士学位报考农业推广硕士者)在进行网上报名及现场报名前必须向我校研究生院提出申请,申请办法:请将身份证、毕业证书及报考专业、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等信息传真到025-85427616,我校将进行审查并给予是否同意报考的答复。获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报名,若初试合格,我校才会给予相应的复试资格。未提出申请者我校一律不予承认其报名资格,即使初试合格,也不给予复试资格,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报考者自负。请报考者自觉配合,以免影响报考。
  (一)农业推广硕士: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1、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
  2、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经我校审查同意报考者。未经我校同意而报考者,即使初试成绩合格也不给予复试资格。
  3、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经我校审查同意报考者。未经我校同意而报考者,即使初试成绩合格也不给予复试资格。此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超过本学位类别录取总人数的10%。
  (二)工程硕士: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
  2、2006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经我校审查同意报考者。未经我校同意而报考者,即使初试成绩合格也不给予复试资格。此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超过本学位类别(除林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录取总人数的10%,其中林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不超过本领域录取总人数的20%。
  (三)风景园林硕士: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工作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可以报考:
  1、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具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2、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具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经我校审查同意报考者。未经我校同意而报考者,即使初试成绩合格也不给予复试资格。
  以上各类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三、报名程序与方法
  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规定,2010年专业学位报名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考生必须全部完成以下步骤方为完成报名:
  1.报考资格自审:
  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2.网上报名:
  时间为2010年7月上旬,考生登录各省级教育管理部门指定的报名网站完成报名工作。
  网上报名要求:①具有学士学位的考生一定要填写获得学士学位时间,否则视作无学位考生处理;②在“备注一”栏内填写所报考专业对应的学院名称,“备注二”栏内填写专业综合考试科目代码,具体参考研究生院网站内相关信息。
  3.现场报名:
  时间为2010年7月20日前,考生在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必须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材料原件证明其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同时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各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统一安排本省范围内网上报名及现场报名的具体时间,请注意浏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获得准确信息。
  必须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才算报名成功。只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办理照相、缴费及确认等相关手续的,报名无效。
  4.报考资格审查:
  考生须将现场报名时打印的、带有考生本人现场采集的照片的《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资格审查表》原件及有效身份证件及毕业证、学位证的复印件各一份于2010年7月20日前寄至我校进行资格审查(只能采用挂号信或EMS方式)。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应同时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视为无效。
  考生GCT成绩合格,来校参加复试时,须持身份证件、学历证、学位证原件接受审查。
  必要时,我校将委托教育部认证部门对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认证核查。
  请注意身份证件的有效日期,务必保证在报名、考试期间身份证件是有效的。
  凡未按要求提交资格审查材料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我校不给予参加复试的资格,相应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1.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raduate Candidate Test,即“GCT”):时间为2010年10月31日,具体以准考证为准。GCT外语只可选择英语。在现场报名确认时需交考试费80元。
  2.专业考试和面试:2010年12月,在校内进行,具体时间将在GCT成绩公布后划定初试合格分数线时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初试合格,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参加复试时需交纳考试费80元。
  GCT考试、专业综合考试和面试的成绩仅对2010年报考有效。
  五、培养模式
  我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分校本部培养和校外合作培养两种模式,学校将结合学生情况安排在本部学习或在校外合作培养点学习。学习方式为分阶段授课,其中第一次授课时间为录取后次年5-6月份,内容为公共课,共120学时,所有被录取学员均需进校参加。学校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专业课根据每个专业的人数灵活安排,分阶段进行全日制授课,每次授课约两周时间。课程教学时间需要1.5~2年。
  六、学费标准
  校内培养的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学费总额为18000.00元,风景园林硕士学费总额为24000.00元。所有被录取学员应在接到我校录取通知后缴学费总额的2/3,在申请学位前缴清学费余额。校外合作培养者以合作协议为准。
  七、说明
  1、2009年已参加全国联考而未被任何单位录取的,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获得学士学位的工程硕士考生,若2009年GCT成绩总分在200分以上、各部分成绩均在35分以上,可也报考我校相应专业,只需进行2010年全国统一报名和资格审查,若达到我校确定的2010年初试合格分数线,即可参加专业综合复试:根据上级部门要求,需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后,打印出带有考生本人现场采集的照片的《资格审查表》一式两份,经本人签名确认、由所在单位加注意见并在照片上加盖公章后,连同①2009年GCT成绩通知单复印件、②毕业证书复印件、③学位证书复印件、④身份证复印件、⑤《申请GCT免试登记表》(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各一份于2010年7月20日前寄到我校研究生院。特别提醒:为了不影响录取,此类考生也可同时向其他招生单位提出申请,不受限制,但只能被一所学校录取。
  2、为保证培养质量,便于在职人员兼顾工作、就近入学,各类别专业学位录取调剂工作,限在考生报考院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之间进行,不进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校之间的调剂录取。

  电话/短信:025-85427616  http://gsnfu.njfu.edu.cn/
  通讯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教育科(210037)

  推荐新闻:
  
关于2010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
  2010年在职硕士全国联考报名工作程序及要求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