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认证市场的共谋与防共谋均衡研究(三)

来源:质量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3-04-19    质量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认证市场共谋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性分析
  (1)企业的急功近利。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企业的急功近利心态对认证市场的共谋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某些企业积极寻求认证并不是想真正地改进质量和提高质量保证能力以增强顾客满意,而是迫于市场压力,甚至是迫于某特定顾客对投标企业强制的质量认证要求。此时,企业追求质量认证的诚意和动机是值得怀疑的。甚至个别企业在洽谈认证合同,选择认证机构时,直接要求认证机构承诺此次认证审核必须成功,以便于获得认证证书。更有甚者,提出在1~3个月之内拿到质量认证证书(国家认可委规定,企业从准备介入质量认证工作到最终通过认证,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其中体系试运行时间不得低于3个月)。于是就有个别认证机构为了拿到该认证合同,给企业做出承诺。有的机构为了尽可能调动企业的贯标积极性,还给企业“推荐”一个质量咨询公司,一般情况下,认证机构与被推荐的质量咨询公司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可以说,正是企业的这种明显的急功近利行为成了共谋产生的最初源动力。企业想尽快获取认证证书,认证机构想迅速获利,二者一拍即合,于是共谋就产生了。
  (2)认证机构受利益驱动,有意无意放松认证标准,把关不严。受利益驱动,同时也为了给自身营造一种“通过率高”的市场印象,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打下基础,认证机构往往在认证审核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放松标准要求,把严重不符合项处理为一般不符合项,一般不符合项处理为轻微不符合项或者观察项,总之达成一个目的:不伤和气,互利双赢,确保企业一次顺利通过认证,拿到认证证书。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现象:那些把关不严、“和稀泥”的认证机构生意红火,业务不断。而那些真正公正、客观、权威的认证机构反而被企业敬而远之,门庭冷落,最终濒临倒闭。
  (3)某些不规范的认证咨询公司起了穿针引线作用。截至2005年6月1日,经中国国家认可委批准认可的体系认证机构71家,产品认证机构29家。目前国家对认证咨询公司采取的是相对松散的在各地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备案的管理方式,据国家认监委提供的信息,经认监委审核,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共向937家认证咨询机构颁发了《认证咨询机构批准书》,取得认证咨询备案资格。事实上,还有相当一批没有进行备案的咨询公司也在开展质量认证咨询业务(如某些研究所和高校科研机构),因此总的咨询公司数量远不止937家。
  要对数量如此众多,情况复杂而又结构松散的咨询公司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是困难的。于是就有某些咨询公司敢于以身试法,为了让企业通过认证,这些咨询公司在认证机构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并利用咨询和认证之间微妙的博弈关系(如达成利益共享协议),达到获利的目的。现实情况是,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大都具有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并且在从事咨询工作的同时兼任某认证机构的专职审核员,特定的位置和身份使得咨询公司促成共谋行为变得相当容易。
  (4)认证咨询公司-认证机构的博弈关系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按照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最初确定的博弈规则,咨询公司并不作为一个博弈方直接参与博弈过程。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策划、建立、运行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按照ISO9000国际标准的要求对该体系进行审核,合格则发给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证书,用以证明企业具备了某种质量保证能力。而认证机构必须受国家认可机构给予资格认可之后才能从事此项业务,这显然是一种单委托-多代理的委托代理关系。此时,认证机构对企业推行贯彻ISO9000标准的情况以及其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的符合程度进行判断,所以实际上起到了一种至关重要的把关作用,而认证机构的这种把关和监督作用事实上也对咨询公司的工作质量起到了监督作用。如果咨询公司的工作质量很差的话,那么就会直接反映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其中必然会存在为数不少的关键问题,没有按照国际标准做出妥善处理和解决。但所有这些规则得以正常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认证机构受到有力地监督和管理,认证工作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得到实施。 然而,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作为委托人的国家认可委同时管理多家认证机构(71家)。要对这71家认证机构是否公正、客观、独立地开展每一项或大多数认证业务进行监督控制是非常困难的,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认监委不可能让大多数违规行为都受到应有的惩罚和打击,即共谋具有非常低的暴露风险。因此,由于利益一致,认证机构和咨询公司之间产生了共谋。实践中,某些认证机构和咨询公司甚至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而且公开宣称可以为企业提供“认证咨询一条龙服务”,“100%保证通过认证,拿到全球通用的认证证书”,并以此来招揽客户。
  这种博弈竞争关系向纯粹的博弈合作转化,是共谋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质量认证市场共谋的打破与防共谋均衡的形成 防共谋均衡的定义防共谋均衡:如果一个博弈的某个策略组合满足下列要求:①没有任何单个博弈方能改变博弈的结果;②给定选择偏离的博弈方有再次偏离的自由时,没有任何两个博弈方的串通会改变博弈的结果;③以此类推,直至所有博弈方都参加的串通也不能改变博弈的结果。满足上述三点要求的均衡策略组合被称为“防共谋均衡”。  
  以下探讨如何打破质量认证市场的几种共谋,从而形成防共谋均衡状态。考试大质量工程师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