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真情与较量—记华蓥市公安局监管大队民警陈绍杰

来源:招警    发布时间:2012-12-10    招警辅导视频    评论

陈绍杰还经常主动请缨接管一些责任大、管理难的在押人员。 

一次,所领导对到陈绍杰说,有在押人员雷某因为与监舍里的人打架,已调过4、5个监舍了,管教民警都喊头疼。陈绍杰二话没说就让领导把那人调过来了。 
陈绍杰通过与雷某交谈了解到,此人家在农村,家境贫困,因故意伤害罪进来,性格孤僻倔强。进监管大队后家人从来没看过他,连买生活日用品的钱都没有。舍里的人都瞧不起他,经常奚落他,他那么倔的人哪里肯服气,于是经常和舍里的人闹矛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陈绍杰对雷某说,“你看你以前就是性格倔强,认死理,难道逞一时之强吃的亏还少么?再在里面做傻事,打到人了不是罪上加罪么?划不来嘛!” 

一席话让雷某认识到自己的错,同时也感到了自己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人格受到了尊重。 

陈绍杰又对雷某同监舍里的其他人讲:“大家在这里相遇,其实也是一种缘分。在一起了,就应当互相帮助。他家里穷,大家应当帮助他,更不能歧视他。”后来,舍里的人买了好吃的就给那人一份。雷某这人本来干活就特别勤快:从那以后,舍里的清洁卫生他几乎干了多半。慢慢地他与舍里的人关系也融洽了,再没有违过纪调过舍,直到离开。 

陈绍杰以自己的真情,在所内外赢得了口碑。他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安抚涤荡着那一颗颗曾经肮脏荒芜的灵魂,使他们认罪服法,不再有抵触情绪,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维护了监所的稳定。 

心智较量——监管大队是社会犯罪信息的“资料库”,管教民警陈绍杰运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和睿智,在监管大队内深追细查,展开了一场场漂亮的攻心战,协破了一个个大要案—— 


在许多人眼里,监管大队不是个好地方,因为它容不得你工作上有半点疏忽,如果稍有不慎出了事故就会使自己受累受罚。但在陈绍杰眼里,监管大队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只要用真心、真情,用智慧,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战果。 

陈绍杰认为,无论多么罪大恶极多么冷酷无情的罪犯,其实每个人都有情感上的弱点,或是亲情,或是爱情,或是其它。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发现并抓住这一情感上的弱点,一步步引发出对方尚未完全泯灭的良知,让他们说出隐蔽在内心深处的罪恶。 

自陈绍杰进入监管部门,便改变过去监所管理“一看二守三送走”的做法,在确保监所安全的前提下,把安全管理与教育转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监区内是“信息库”、“资料源”的优势,将政治攻势推向纵深,努力开辟深挖犯罪的第二战场,并将这项“副业”经营得卓有成效。 

他通过集中教育、个别谈心、关心在押人员生活、尊重在押人员人格等多种方式,狠抓在押人员的教育改造,积极引导、敦促在押人员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大胆检举他人的犯罪事实,争取立功赎罪,获得政府的宽大处理。几年来,陈绍杰他先后深挖各类犯罪线索65条,协助办案单位破获刑事案件23起,其中重特大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为外地抓获重大犯罪嫌疑人员2名,个人破案数成绩属广安建市以来监管系统第一名。 
一本本厚厚的案卷,记录了陈绍杰多年来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所完成的一次又一次漂亮的攻心战,而在案卷之外我们无法看到的,则是发生在小小的监管大队里,真诚与狡诈、正义与邪恶、意志与智慧之间的一次又一次的博弈。 

如果不值班,陈绍杰的工作就是和在押人员谈话,借此了解在押人员的想法和在监室里的情况,这样的谈话对于处于不同案侦时期的在押人员显得尤其重要。“只要犯人愿意谈,我一般都不会打断她们。”对陈绍杰来说,和犯人长谈一两个小时是常事,而一些深挖的犯罪线索往往就是这样“谈”出来的。这里是深挖犯罪的第二战场…陈绍杰如是说。 

和在押人员交流谈心,陈绍杰更显几分真诚与真情:和60多岁的在押人员王某第一次谈话时,王某蹲在地上用双手抱着头,被陈绍杰扶到凳子上;在押人员李某脾气暴燥,爱人来一次,他吵一次,爱人走后他又心事重重,陈绍杰批评李某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同时,又给他爱人做工作,让爱人经常给李某写信,让其安心。每当看到在押人犯流泪时,他都会递给他们一张纸巾。 

通过与在押人员的交心谈心,陈绍杰熟悉了自己管舍内每一个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对于每一个在押人员反映出的问题难事,陈绍杰总是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一些帮助,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在赢得了在押人员绝对信任的基础上,陈绍杰乘胜追击,给他们宣讲法律政策,让他们走坦白从宽的道路。 

2003年12月,涉嫌盗窃的王某进来时没有被盖,身上也穿得单薄,阵阵寒风冻得王某浑身瑟瑟发抖,陈绍杰立即从大队找来被子给他,并于第二天从自己家里带来两套旧衣服送给王御寒。为此,王某对陈绍杰十分感激。而后,陈绍杰又多次找王某谈心,鼓励他改过自新。陈绍杰的教育和关心,就像雨露滋润,使王某干渴的心灵迅速复苏了人性。而此时,有着多年丰富办案经验的陈绍杰也在思索:王某本人因吸毒走上盗窃,又在广州等地混过,应该知道一些贩毒人员的情况。 

于是他趁热打铁,对王某进行法制教育和心理攻势,敦促其大胆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事实,王某经过一番复杂的思想斗争之后,向陈绍杰检举了以前的哥们陈锡平犯罪团伙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在广安市局禁毒支队、广安经济开发区分局禁毒大队和该局禁毒大队联合组成的专案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查明了成员20余人的陈锡平贩毒团伙2002年底至2003年,从云南昆明贩运到广安进行销售的海洛因就重达2千余克。该案共抓获包括陈锡平在内的8名团伙骨干成员,其中判处死刑1人,死缓3人,有期徒刑4名。 

对在押嫌疑人悔过自新、重做新人的自信心的树立也是深挖犯罪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些在押嫌疑人认为自己违法犯罪了,这一辈子就完了,永远也抬不起头来。陈绍杰针对这种心理及时进行教育和开导。 

“人生有高峰,有低谷,有成功,有失败。你所触犯的是法律,就要受到惩罚,但没有人说,到过看守所你就完蛋了,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走出去,堂堂正正地重新开始———”这些话,不知有多少次,陈绍杰向在押人员述说过。就是因为陈绍杰这番说教,使得一个又一个失望、绝望的灵魂再次有了生的希望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2003年3月,在押人员张某因抢劫进来。张某刚到看守所时,因为心理压力大,曾一度绝望。陈绍杰与张某谈了半个月,最终,张某的思想压力解除了,“活一天,就要充实地活一天,能帮助别人也尽可能地帮一些。”这是张某发自内心的话。经过思想的转变,他甚至还揭发了一起其亲眼目睹的杀人案。 

2003年6月4日,陈绍杰再次找张某谈话时,张某检举广安的马建国2003年2月在深圳市沙井镇杀死一人、伤二人,现躲藏在华蓥市旺达小区的情况。经与深圳市公安局核实,马确系重大杀人案嫌疑人,深圳警方正在全力追捕。 

靠着对陈绍杰的这份绝对信任,同年6月28日在押人员王某向陈绍杰检举张良权2000年在贵州省湄潭县“创意”发廊杀人后潜回华蓥躲藏至今的犯罪事实。经联系湄潭警方,证实“创意”发廊确实在2000年发生了一宗重大杀人案,至今未破案。经湄潭警方突审,张对杀人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让在押人员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事实不容易,让在押人员供述自己的余罪恐怕就是难上加难了。一般来说,很多犯罪嫌疑人在被抓获后,在经历了恐惧、绝望之后,会进入相对冷静阶段,进而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逃避即将受到的法律严惩,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不错了,想让他们供述未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余罪,还真难。可陈绍杰就有本事让犯罪嫌疑人自己主动交待自己的余罪。 

在押人员何某(男,17岁,汉族,小学文化,家住华蓥市永兴镇,因涉嫌强奸罪于2005年1月5日羁押所)入所后,沉默寡言,心事重重,他这是二进宫了。这些都表明,他心中很可能还藏着一个秘密。陈绍杰主动嘘寒问暖,关怀备致,经常耐心与其谈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几次深刻的交谈,何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主动交代出2004年夏天,何某伙同陈新伟、邓万余、王帮华、胡江林、申太平等人,在广安市城南体育场旁一家迪吧歌厅内,持刀将周宏伟砍死。获悉此信息,监管大队立即将此线索转递至华蓥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和案件发生地的原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经过办案单位缜密侦查,查证检举属实。广安市现已抓获此案犯罪嫌疑人9人,提请批准逮捕11人。 

“他们犯的是法,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但从人的角度讲,他们并不会比别人少啥呀。他们一样有羞耻心、荣誉感。”就这样,陈绍杰运用真心、真情和他的锐智,在监所内深追细查,展开一场场漂亮的攻心战,协破了一个个大案。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以勤于思考的“钻”劲,努力当好所领导的参谋助手;以刚直不阿的“倔”劲,时刻捍卫看守工作的威严;以奉献公安事业的“傻”劲,无怨无悔地实践一名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 

陈绍杰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当过工人,作过保卫科干部,后来成为华蓥市公安民警中的一员。虽然岗位变了,但他的那种服从大局、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在警营生活和工作的20多个年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