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摄影史》自学我考网纲

来源:自考    发布时间:2012-06-28    自考视频    评论

  《中外摄影史》(课程代码01196)自学我考网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中外摄影史》是图片摄影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摄影的发展过程,了解各种摄影风格、摄影流派的成因及特点,了解著名摄影家的代表作品,了解各种摄影理论之间的继承和演变,通晓摄影艺术的渊源与现状,开阔眼界,打开创作思路。
  Ⅱ.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
  外国摄影史部分
  第一章 摄影术的诞生及初创期的艺术探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摄影术产生的过程,知晓摄影术的最初来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摄影术的诞生
  1.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
  2.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
  3.“负正系统”与塔尔博特的“卡罗摄影法”
  第二节 摄影初创期的艺术探索
  1.摄影术的应用和改进
  2.早期肖像摄影与希尔、亚当森
  3.早期风光摄影与勒·格雷
  4.地志考察摄影与汤普逊、奥沙利文
  三、考核知识点
  (一)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及其作品
  (二)早期肖像摄影的特点及其代表摄影家
  (三)早期风光摄影的特点及其代表摄影家
  (四)地志考察摄影及其代表摄影家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摄影术的正式诞生时间、发明人、代表作品。
  2.领会:早期肖像摄影、风光摄影、地志考察摄影的特点。
  3.应用:从早期摄影术出现,了解摄影创作的分野;联系后来摄影艺术的发展,了解不同类型摄影的本质内涵。
  第二章 画意摄影的崛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画意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了解画意摄影的具体创作技法和美学观念,学习其早期摄影家及其代表作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情景画意摄影与雷兰德
  1.高艺术(HighArt)摄影
  (1)观念:“掩盖平凡和丑陋”,阐述道德,给人教益。
  (2)题材:避免表现日常生活,常用流行诗、历史传说、《圣经》故事、寓言、基督生活为题材。
  (3)前期拍摄:搭置精巧布景、精心安排模特。
  (4)后期制作:采用叠印法,制作较难。
  2.雷兰德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节 风俗画意摄影与罗宾逊
  1.画意摄影特点
  (1)表现个性和才华,反对刻板的传统模式;
  (2)美感比题材本身重要,影调、线条、平衡等因素的重要性超过画面的现实意义;
  (3)为了美的效果,世俗和丑陋的题材要避免。
  2.罗宾逊及其代表作品
  第三节 画意人体摄影与画意静物摄影
  三、考核知识点
  (一)情景画意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二)雷兰德及其代表作品
  (三)高艺术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四)画意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五)画意人体摄影、画意静物摄影的概念及其创作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高艺术摄影、画意摄影的特点。
  2.领会:画意摄影的审美标准。
  3.应用:情景画意摄影、风俗画意摄影、画意人体摄影、画意静物摄影的创作技法;结合现代摄影技术进行画意摄影创作。
  第三章 摄影的第一个“经典时代”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摄影史上第一个“经典时代”的代表摄影家及其摄影作品,了解这一阶段摄影创作的美学观念及创作技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人像摄影与卡梅伦、纳达尔
  1.卡梅伦拍摄的人像摄影的特点
  (1)不摆布,较注意控制光线;
  (2)拍摄著名诗人、科学家、艺术家,表现其“内在的伟大性”;
  (3)被公认为19世纪最伟大的女摄影家。
  2.纳达尔拍摄的人像摄影的特点
  (1)打破全身像的固定格式,拍摄半身像或者特写;
  (2)被摄对象自己随意选择姿势,而非刻意安排造型;
  (3)背景简单,集中表现人物。
  第二节 自然主义摄影与爱默森
  1.自然主义摄影的特点
  (1)在自然环境中拍摄自然景物,强调对自然的直接感受;
  (2)要求主题的真实性而非有意的安排、设计;
  (3)构图依据场景、内容而定,而非强加的“艺术准则”;
  (4)提出“焦点摄影理论”,人的视觉中间清晰,边缘模糊,摄影不必最清晰,这会更加自然。
  2.爱默森及其代表摄影作品
  第三节 风土摄影与柯蒂斯、庞汀
  三、考核知识点
  (一)卡梅伦、纳达尔人像摄影的特点
  (二)自然主义摄影的概念及内涵;爱默森摄影作品的特点
  (三)风土摄影的概念及内涵;柯蒂斯、庞汀摄影作品的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自然主义摄影的概念及内涵;风土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2.领会:摄影史上第一个“经典时代”的摄影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意义。
  3.应用:了解爱默森、柯蒂斯、庞汀等摄影家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清楚认识其对当代摄影创作的意义。
  第四章 摄影转型期的变奏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成熟,摄影创作观念及摄影美学观念发生转变,摄影逐渐摆脱对绘画的崇拜和依赖,越来越强调摄影本体的东西。掌握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摄影家及其作品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摄影技术的成熟
  第二节 画意摄影的转型与印象主义摄影
  1.印象主义摄影的观念及创作方法
  (1)从印象派绘画中获得灵感,力求再现光线气氛和视觉印象;
  (2)画面锐度、清晰度在某些情况下完全用不着,画面可以完全置于焦点之外;
  (3)针孔成像;
  (4)柔焦镜头;
  (5)放大时使用漫射滤光镜;
  (6)戏剧性的修底片;
  (7)在照片上直接用画笔画出朦胧的效果。
  第三节 摄影流派组织的先驱———连环会
  1.连环会的创作主张
  反对皇家摄影学会:
  (1)把各种摄影混为一谈。
  (2)用画家、雕刻家和其他非摄影人士评审艺术摄影作品。
  (3)将摄影题材分为优劣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风光、肖像、景物等。
  2.连环会的结构及作用
  (1)努力使成员国际化,按摄影作品艺术质量在世界范围选拔会员,摄影家以成为会员为荣。
  (2)各个国家会员都形成一个“环”,主席由各“环”轮流担任;属于松散的摄影家联盟。
  (3)在各国组织艺术摄影展览,促进了国际性的画意摄影的发展。
  (4)1909年重组,改名为“伦敦摄影家沙龙”,是今天“沙龙摄影”命名的起点。
  第四节 旧时代的终结者———摄影分离派
  1.摄影分离派的观念
  (1)摒弃画意摄影中纯仿画的手法,提出了纯摄影主义的理论。
  (2)强调在技术上、创作上更多考虑摄影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更纯粹,独立于绘画之外。
  2.摄影分离派的组织形式及成果
  (1)1902年,由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创办,一直是他一个人组织领导经营,挑选作品展览、发表。
  (2)1905年在纽约第五街开设“291展厅”;后还出版季刊《摄影作品》。
  (3)1917年,展厅关闭、季刊停刊,摄影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画意摄影再不是“前卫”运动。
  三、考核知识点
  (一)这一时期摄影技术的新发展
  (二)印象主义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三)连环会的艺术主张及其代表摄影家
  (四)摄影分离派的摄影观念及摄影技法;摄影分离派代表摄影家及其作品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印象主义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2.领会:连环会和摄影分离派的摄影艺术主张。
  3.应用:了解连环会和摄影分离派摄影家的创作方法及其代表作品,以相关知识读解当时作品,思考其对当代摄影的作用。
  第五章 现代摄影的滥觞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现代摄影的发端以及现代摄影的主要类别,掌握早期摄影与现代摄影的异同,了解现代摄影著名摄影家及其代表作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即时摄影与斯蒂格利茨
  第二节 纯粹摄影与斯泰肯
  第三节 直接摄影与斯特兰德
  1.直接摄影的特点
  (1)拍摄日常景物、工业、建筑、城市、居民等题材,强调表现“原有景色”,强调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非“社会写实”。
  (2)局限:
  ①由于影调、细节非常精致,造成主、次部分同样清晰,所以,视点和光的选择显得极为重要。
  ②一些摄影者很容易沉迷于相机和胶片的技术性能,拍摄仅仅展现技巧的照片。
  三、考核知识点
  (一)即时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二)纯粹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三)直接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即时摄影的概念及内涵;纯粹摄影的概念及内涵;直接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2.领会:现代摄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特点。
  3.应用:学习即时摄影、纯粹摄影、直接摄影的审美观念及创作技法,用来读解现代摄影作品,开拓创作思路,进行画面创作。
  第六章 摄影的第二个“经典时代”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F64小组、“摄影视觉”理论、“区域曝光”理论,了解本时期代表摄影家及其作品,对其创作观念进行深刻领悟,对其创作技法进行模仿、借鉴。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精细摄影与“F64小组”
  1.F64小组的创作观念及创作特点
  (1)反对画意摄影的柔焦,尽可能用小光圈,求得鲜明质感。
  (2)多用大型相机,最小光圈F64,故名F64团体(小组)。
  (3)创作方法:熟练使用滤光镜,提炼丰富的画面影调。
  第二节 “摄影视觉”与摄影大师韦斯顿
  第三节 “区级系统”与摄影大师亚当斯
  三、考核知识点
  (一)精细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二)“摄影视觉”理论的内容
  (三)“区级系统”理论的内容
  (四)F64小组、韦斯顿、亚当斯的创作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精细摄影的概念及内涵;“摄影视觉”理论的内容;“区级系统”理论的内容。
  2.领会:摄影史上第二个“经典时代”产生的背景。
  3.应用:运用区域曝光法进行摄影创作;通过了解F64小组创作理论、摄影视觉、区域曝光法等,读解当时的摄影作品,丰富当代的摄影创作。
  第七章 纪实摄影的主流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纪实摄影的丰富内涵,了解其各种类型的特点,如新闻摄影、专题摄影、报道摄影、摄影调查等。学习并掌握其创作观念及创作方法,完成自己的摄影创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早期战地摄影与芬顿、布雷迪
  1.芬顿的战地摄影
  拍摄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编成一本有360张照片的影册;由于技术落后,通常是在战斗开始前和结束后拍摄。
  2.布雷迪的战地摄影
  (1)组织了20余人拍摄美国南北战争,拍摄了一万余幅照片,1886年完成了《战争纪实》一书;
  (2)对美国摄影形成于欧洲不同的性质和内涵起了重要作用,使写实摄影贯穿美国摄影历史始终。
  第二节 摄影介入传媒与雅各布·里斯
  第三节 社会纪实与刘易斯·海因
  1.社会纪实摄影的观念
  (1)通过相机记录下某种社会状态,进而起到影响社会发展的作用;
  (2)将镜头对准新兴的城市,对城市现状进行深层揭露,而非歌功颂德;
  (3)关注拍摄对象对社会的影响,关注社会上与人类生命意义相关的事件。
  第四节 “堪的派”与萨洛蒙
  第五节 摄影调查与埃文思、兰格
  1.摄影调查的创作特征
  (1)不再是自发的纪实摄影,而是以政府机关为中心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运动,其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个人活动,先后共雇用了11位摄影家,拍摄了272000多张照片;
  (2)斯特莱卡式的纪实摄影:统一策划、指挥,提供相关资料,制定完备拍摄计划,有明确的拍摄目的;
  (3)在充分策划的基础上,对突发事件保持随机应变的灵活性。
  第六节 “人情味”纪实与杜瓦诺、维吉
  1.“人情味”纪实摄影的特点
  以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大都市迅速发展为背景;和纪实摄影萌芽期的都市摄影有明显的区别:
  (1)讴歌城市的活力、揭示城市的阴暗面、描绘城市边缘人;
  (2)不再强调照片的社会改革力量,更为客观;
  (3)淡化了激进的情感色彩,对现代都市进行嘲讽和调侃,并带上明显的商业色彩。
  2.杜瓦诺和维吉的摄影特点
  第七节 新闻摄影与爱森斯塔特
  第八节 专题摄影与尤金·史密斯
  1.尤金·史密斯专题摄影特点
  (1)“PICTURESTORY”、“PHOTOEASSAY”,有时被译为“图片故事”、“摄影文章”,随后发展成为“报道摄影”;
  (2)史密斯的《乡村医生》具有“经典性”和“转折性”,将专题摄影向前大大推进;
  (3)“点题照片(题图照片)”、“重点照片”、“压轴照片”、“旁衬照片”观念及手法的形成;
  (4)详尽认真的前期准备,搜集资料,分析思考,制定拍摄计划;
  (5)“抓拍为主,摆拍为辅”的拍摄方法。
  第九节 摄影报道期刊及其记者群
  第十节 玛格南图片社及其摄影师
  1.玛格南图片社
  (1)背景:为了摆脱当时的编辑与摄影师的关系,保证摄影师的权力和利益。
  (2)发起人:罗伯特·卡帕;Magnum原意“大酒瓶”;1947年成立于巴黎,后总部转纽约。
  (3)风格:以纪实见长,“生活的忠实见证人”。
  (4)组织形式:严格的入会选拔制度;各位会员保持独立立场和观点;会员均为在职摄影家,自行制定作品的缴纳和推销政策;利润按所交作品多少分配。“像病人接管的医院”。
  (5)地位:世界上第一个新闻摄影师的独立组织,“世界的眼睛”。
  2.玛格南图片社著名摄影师及其代表作品
  三、考核知识点
  (一)早期战地纪实概况
  (二)社会纪实摄影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三)“堪的派”的艺术主张
  (四)摄影调查的创作观念及其创作方法
  (五)新闻摄影的特点
  (六)专题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七)报道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八)玛格南图片社的运营方式、创作主张及其代表摄影师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摄影调查、新闻摄影、专题摄影、报道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2.领会:纪实摄影的内涵和外延,纪实摄影成为摄影主流的历史原因。
  3.应用:运用社会纪实摄影、摄影调查、新闻摄影、专题摄影、报道摄影的创作方法,进行摄影创作。
  第八章 摄影的第三个“经典时代”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摄影史上第三个“经典时代”的主要摄影家及其代表作品,学习和掌握这一时期的经典摄影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决定性瞬间”与社会纪实大师布列松
  第二节 “为了人类”摄影与战地纪实大师卡帕
  第三节 现代人像与肖像大师卡什、纽曼
  三、考核知识点
  (一)决定性瞬间理论
  (二)卡帕的战地摄影特点
  (三)卡什和纽曼的人像摄影作品各自的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概念和内涵。
  2.领会:现代人像摄影的特点。
  3.应用:运用决定性瞬间理论进行纪实摄影拍摄;运用现代人像摄影创作的方法和观念进行人像摄影创作。
  第九章 现代主义摄影的交替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现代主义摄影的概念和内涵,了解现代主义摄影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如抽象摄影、达达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新客观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现代主义摄影的早期实验
  1.光效应摄影
  (1)利用光的效果、光影的变化体现运动的美感;
  (2)主要方法:表现动体的虚化影像,晃动相机、变焦镜头迅速变焦、广角镜头夸张变形、彩色胶卷的巧妙利用、利用自然形态下有规律的光影组合等。
  第二节 抽象摄影与莫霍利·纳吉
  1.抽象的概念
  “Abstract”,原意为离开、抽出来;“抽象”即抽掉具体的形象,所谓具体形象指的是具体的景或物;抽象即无对象,作品中没有与客观世界直接对应的物象。
  2.抽象的基本特征
  (1)艺术家彻底摆脱了对现实世界客观形象的模仿和再现,画面上没有具体的、可指认的物象,仅仅有线条、形体、色块、光点、影调等纯形式的组合。
  (2)即使有可指认的物象,它也不是对现实的模仿和再现,而是远远超出了其具象的意义。
  3.抽象摄影技巧
  (1)物影照片及光影抽象实验
  (2)抽象变形
  (3)具象中的抽象
  (4)模糊抽象
  (5)意外效果试验
  (6)象征主义摄影
   4.莫霍利·纳吉的创作
  (1)照片拍摄点与众不同,如仰拍、俯拍、压缩地平线、斜形构图等,将结构形式发挥到极致。
  (2)鼓励学生将投影用于画面之中,并使用绘画和摄影混合的方法、剪辑的方法和各种制作技术,改变和强化照片的结构。
  (3)迁居美国后,在芝加哥建立新设计学校,将其命名为“新鲍豪斯”,将其理论及教学观念搬到美国;同时开创了摄影教学授予毕业资格的先例。
  (4)纳吉从不把自己看成摄影家,也很少拍照片,但在宣传摄影在视觉艺术中的重要性方面不遗余力,是现代摄影的一位重要人物。
  第三节 达达主义与摄影蒙太奇
  第四节 超现实主义摄影与曼·雷、哈尔斯曼
  1.超现实主义摄影的特征
  (1)希望通过幻觉更深入地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超越一般认识的真实境界。
  (2)作品成为一种悖论:影像形象产生由潜意识创作,通常建立在幻觉和空想上,但又要通过最强烈的现实性和最清晰的细节表现。
  (3)摄影可以将幻想和现实结合为一体,成为创作超现实主义影像的理想工具;作品中经常充斥着精确表现现实的画面及其奇特组合。
  (4)本质上,表现非理性和反叛的观念,具有荒诞色彩,常用来表现荒诞的幻想、病态的意识、偶然的“视像”。
  2.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1)直接拍摄法
  (2)影像合成法
  3.曼·雷的创作
  (1)曾参与立体派、达达派和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等各种艺术流派活动,进行了抽象摄影的多方面的重要实验,并且在摄影领域以多种摄影技术试验家而著称。
  (2)实验包括:物影照片;使画面产生负像反转效果;以粗糙的底片颗粒使画面产生抽象性;采用特殊角度、局部大特写夸张细节;多次曝光等。
  第五节 新客观主义摄影与主观主义摄影
  三、考核知识点
  (一)抽象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二)摄影蒙太奇的概念及其内涵
  (三)超现实主义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四)新客观主义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五)主观主义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抽象摄影、摄影蒙太奇、超现实主义摄影、新客观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2.领会:现代主义摄影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
  3.应用:应用抽象摄影、摄影蒙太奇、超现实主义摄影、新客观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的创作方法,进行摄影创作。
  第十章 现代摄影的鼎盛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近几年摄影业发展的新情况,介绍当代摄影的主要特点,尤其是商业摄影、后现代摄影和数码摄影的概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彩色时代”与“黑白魅力”
  第二节 照相工业东移与亚洲摄影
  第三节 商业摄影的发达繁盛
  第四节 摄影活动的全球化
  第五节 影像的解构、后现代摄影及数码摄影的兴起
  1.后现代摄影的主要创作方法
  (1)摄影与美术相互越界、混合与综合。
  (2)解构权威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对艺术品的“崇高感”和“原创性”抱以讥讽的态度。
  (3)大胆“挪用”传统,展开与艺术传统的重新对话。
  (4)对现实生活中的图像与信息采取一种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其自由地运用于作品中。
  (5)突破禁忌,蔑视存在于人们心中或社会实践中的各种观看和表现的规范。
  (6)身体成为后现代摄影的一个重要视觉议题。
  (7)尽管在后现代摄影中摄影与其他媒介广泛杂交,但是纯粹摄影仍然是后现代摄影的一大主流。
  (8)传统的摄影类型、摄影观念发生变化。
  三、考核知识点
  (一)商业摄影的主要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二)后现代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三)数码摄影的利弊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商业摄影的特征;后现代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2.领会:彩色摄影与黑白摄影各自的优劣。
  3.应用:应用商业摄影、后现代摄影、数码摄影的观念和技术进行摄影创作。
  中国摄影史部分
  第一章 1844—1937年的中国摄影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早期摄影术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了解这一时期摄影术的技术水平、艺术创作状况,要求学生掌握早期摄影家的创作理论,了解其代表性摄影作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早期摄影术在中国的传播
  (一)早期摄影术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二)早期著名摄影师。
  第二节 艺术摄影的兴起
  (一)艺术摄影兴起的基础。
  (二)著名的艺术摄影团体及其著名摄影家。
  三、考核知识点
  (一)早期摄影术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1.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开照相馆,以师带徒。
  2.摄影术传入中国的前五十多年,基本上都用作留取容貌、纪录现实,很少有人想把摄影当作艺术创作手段。
  3.十九世纪末,戏照和化装照盛行。
  4.对中国画的创作影响不大,反而从中国画创作中受到影响。
  (二)早期的摄影艺术理论
  对摄影艺术特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摄影艺术的民族化问题。
  (三)北京光社、上海华社、上海黑白影社的摄影活动及其特点。
  (四)陈万里、郎静山、吴中行、张印泉及其摄影风格。
  四、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各项的细化)
  1.识记:早期摄影术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领会:早期的摄影艺术理论。
  3.应用:集锦摄影观念及方法。
  第二章 1937—1949年的中国摄影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革命根据地的摄影事业情况,介绍其中著名的摄影家及其作品。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发展,摄影和大时代背景相结合,功能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创作指导思想和理论也有新的发展。要求同学们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透彻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理论及摄影实践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摄影概况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摄影理论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著名摄影家
  三、考核知识点
  (一)革命根据地的摄影特点及摄影理论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是新的时代、新的社会里的新的摄影;
  2.人民和战士,既是拍摄的主要对象,也是作品的主要接收者和欣赏者,摄影成了人民自己的艺术;
  3.主要为纪实摄影,从创作方法来讲,可以称之为现实主义摄影。
  (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摄影家及其代表作品———沙飞、吴印咸、徐肖冰及其作品等。
  四、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各项的细化)
  1.识记:革命根据地的摄影特点及摄影理论。
  2.领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摄影事业的影响。
  3.应用:现实主义的纪实摄影方法。
  第三章 1950—1975年的中国摄影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这一阶段的中国摄影可以分为孕育时期、起步时期和挫折时期,了解不同时期中国摄影发展的状况,了解不同时期的摄影理论及摄影实践,学习著名摄影家的创作方法及创作观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中国摄影的孕育时期(1950—1956年)
  1.孕育时期中国摄影的大事
  2.孕育时期中国摄影的特点
  (1)在题材选择上,首先充分注意和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政治事件。
  (2)新闻摄影作品中的佼佼者,成为摄影艺术的主体,真实性、纪实性、艺术性紧密结合。
  (3)对新世界、新生活、新人物热情讴歌,是这一时期摄影创作的基调和主旋律。
  3.孕育时期代表摄影家及其作品
  第二节 新中国摄影的起步时期(1957—1965年)
  1.起步时期中国摄影的大事
  2.起步时期中国摄影的特点
  (1)摄影被逐渐“功能化”,摄影不再是表达个人内在世界的艺术语言,而是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重要工具。
  (2)摄影家成为一个个主题的实现者,不能迷恋于个人情趣,而要调动一切摄影语言为预设的主题服务。
  (3)非正常的做法出现:镜头前的人物总是笑容满面的亢奋状态;摄影家可以干预和摆布对象;摄影取材明确规定不能拍摄“社会主义的阴暗面”。
  3.起步时期代表摄影家及其作品
  第三节 新中国摄影的挫折时期(1966—1975年)
  1.挫折时期中国摄影的大事
  2.挫折时期中国摄影的特点
  (1)“题材决定论”、“主题先行”的创作方法盛行。
  (2)江青推行“样板摄影”,即规范化、模式化,把摄影推向为政治斗争和路线斗争服务的顶峰。
  (3)并非一无是处,文革摄影构成中国摄影史上的图像奇观,没有哪个时代的摄影在精神方向上会如此一致,摄影家个人已经成为时代的一部分,已经消失在那个充满激情和迷惘的时代中。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孕育时期中国摄影的特点
  (1)在题材选择上,首先充分注意和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政治事件。
  (2)新闻摄影作品中的佼佼者成为摄影艺术的主体,真实性、纪实性、艺术性紧密结合。
  (3)对新世界、新生活、新人物热情讴歌,是这一时期摄影创作的基调和主旋律。
  (二)起步时期中国摄影的特点
  (1)摄影被逐渐“功能化”,摄影不再是表达个人内在世界的艺术语言,而是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重要工具。
  (2)摄影家成为一个个主题的实现者,不能迷恋于个人情趣,而要调动一切摄影语言为预设的主题服务。
  (3)非正常的做法出现:镜头前的人物总是笑容满面的亢奋状态;摄影家可以干预和摆布对象;摄影取材明确规定不能拍摄“社会主义的阴暗面”。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孕育时期、起步时期、挫折时期中国摄影的大事。
  2.领会:孕育时期、起步时期、挫折时期中国摄影的特点。
  3.应用:“真实性、纪实性、艺术性”相结合的摄影方法。
  第四章 新时期的中国摄影(1976—2006年)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新时期中国摄影的发展情况,了解新的摄影理论、摄影风格、摄影流派,学习新的摄影观念和摄影方法,并且注意思考时代发展与摄影创作的相互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四五”运动摄影及其作品展览
  1.“四五”运动摄影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大批群众自发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并流行天安门诗抄;“四人帮”禁止专业摄影记者到现场拍照,一批业余摄影爱好者,自发拍下了当时的镜头。
  2.“四五”运动摄影的意义
  (1)“四五”运动摄影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献,同时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
  (2)“四五”运动摄影真正从真实的现实生活出发,从真切的生活体验、真实的情感出发,不唯书、不唯上,意味着当代中国摄影界历史性变革的发端。
  (3)“四五”运动摄影为推进中国社会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一批传世之作,涌现了一批摄影新人。
  第二节 新时期新闻摄影及中国荷赛获奖摄影家
  1.中国摄影师荷赛获奖记录
  (1)北京摄影师杨绍明的《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获1988年新闻人物单幅三等奖。
  (2)山东《大众日报》记者李楠的《聊城少儿杂技学校》获1996年艺术单幅一等奖。
  (3)中新社记者王瑶的《60岁的舞蹈家重返舞台》获2000年艺术组照一等奖。
  (4)中新社记者贾国荣的《中国的体操运动员正在实现冠军梦》获2002年体育新闻类单幅三等奖。
  (5)《天津日报》记者祁小龙的《针灸减肥》获2003年科技类单幅三等奖。
  (6)北京摄影师卢广的《艾滋病村》获2004年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武汉晚报》记者邱焰的《非典时期的婚礼》获2004年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李小双体操学校》2005年获得体育专题类组照三等奖。
  (7)《广州日报》记者周馨的《泰国民众纪念印尼大海啸死难者》、《深圳商报》记者余海波《大芬油画村》分别获得2006年艺术娱乐类单幅、组照二等奖。
  2.新时期的战地摄影记者:唐师曾、曾璜、黄文
  第三节 新时期艺术摄影代表摄影家及其作品
  1.陈复礼及其代表作品
  2.陈复礼的影画合璧
  3.陈长芬的《长城》、《大地》作品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纪实摄影
  1.解海龙的《希望工程》
  2.焦波的《俺爹俺娘》
  3.赵铁林的《小姐的故事》
  4.贺延光的《非典纪实》
  第五节 新时期中国商业摄影
  1.商业人像摄影
  卡尔·吴波、黑冰等商业人像摄影师及其代表作品。
  2.广告摄影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四五”运动摄影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二)新时期新闻摄影的主要特点。
  (三)纪实摄影、专题摄影、报道摄影的概念及其内涵。
  (四)商业摄影的特点及其内涵。
  (五)“四五”运动摄影、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专题摄影、报道摄影、商业摄影的代表摄影家及其创作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新时期中国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专题摄影、报道摄影、商业摄影的概念及内涵。
  2.领会:新闻摄影、纪实摄影、报道摄影的联系和区别。
  3.应用:深刻理解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专题摄影、报道摄影、商业摄影的内涵及外延,学习著名摄影家的作品,借鉴其创作方法进行摄影创作。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1.关于我考网纲与教材的关系
  迄今为止,中国尚没有大家公认的权威的《中国摄影史》、《世界摄影史》大学专业教材,因此,我考网纲只是参考了某些版本的相关著作。其中,尤其是中国摄影史部分,可供参考的资料更少,更不系统。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二、推荐教材
  1.中国摄影史部分目前基本没有理想的、成型的教材,仅有《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中国摄影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供参考。
  2.世界摄影史部分基本参照《世界摄影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三、关于自学方法的指导
  1.理论联系实际。在了解摄影技术、摄影艺术理论发展变化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摄影实践,以便于准确、深刻地理解和体会相关内容。
  2.广泛搜集摄影史料。因为目前中外摄影史著作较少,其完善性、权威性还有待提高,所以大家在自学过程中要拓宽视野,不要囿于教材讲授的广度和深度,多渠道搜集资料。
  3.以摄影家和摄影作品为纲。摄影家、摄影作品是构成摄影史的核心内容,以此为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需要参看大量的摄影作品,摄影互联网站、摄影画册都是很好的、很重要的课外学习资料。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试题型为填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论述、摄影作品分析等。
  3.每次考试试题应为A、B卷,并附有标准答案或答案大纲。
  4.逐步建立该课程题库,试卷逐步实现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组成。
  部分题型举例
  一、填空:
  1.摄影术正式诞生于______年的______国,其发明人是______。
  2.法国著名摄影家布列松提出了著名的______理论。
  3.美国著名摄影家亚当斯发明了_____曝光法,对此后的摄影创作影响很大。
  4.中国最早的摄影理论专著是著名_________著的《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世界摄影史上,被称作“艺术摄影之父”的摄影家是:
  A.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
  B.亨利·佩奇·罗宾逊
  C.朱丽娅·玛格丽特·卡梅伦
  D.尤金·史密斯
  2.在世界摄影史上,被称作“新闻摄影之父”的摄影家是:
  A.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B.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C.罗伯特·卡帕
  D.大卫·西蒙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摄影家以风光摄影见长的有:
  A.陈复礼    B.安塞尔·亚当斯
  C.哈尔斯曼   D.邓伟
  2.下列摄影组织或摄影理论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有关的是:
  A.玛格南图片社  
  B.区域曝光法
  C.决定性瞬间理论  
  D.纪实摄影
  四、简答:
  1.什么是F64小组?请简述其主要摄影家及其创作主张?
  2.什么是“区域曝光法”?
  五、论述:
  1.什么是纪实摄影?请论述其定义及创作方法。
  2.什么是观念摄影?请论述其定义及创作方法。我考网收集整理

  更多信息请访问:我考网自考网我考网自考论坛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