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药士考试试题及答案分析提练版(1)

来源:中药师    发布时间:2013-02-15    中药师辅导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1.中药学 2.中药化学 3.方剂学 4.中医基础理论
  • 第2页:1.药事管理学 2.中药药理学 3.中药药剂学 4.中药炮制学 5.中药鉴定学 6.中药调剂学

      基础知识

      【中药学】

      A.五味子

      B.乌贼骨

      C.山茱萸

      D.木瓜

      E.芡实

      (问题)味酸,治大汗虚脱( )

      学员提问:上述五味药有何区别?

      答案与解析:

      五味子:酸,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乌贼骨:咸,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山茱萸: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又治妇女崩漏、月经过多,以及体虚欲脱、虚汗不止;

      木瓜:酸,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芡实:甘、涩,补脾祛湿,益肾固精;

      酸味药有三个,只有山茱萸最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C.

      【中药化学】

      A.大黄酸

      B.茜草素

      C.1,4-二羟基蒽醌

      D.大黄酚蒽酮

      E.补骨脂素

      (问题)乙酸镁反应呈橙色的是( )

      学员提问:乙酸镁反应中,结构的不同对颜色有什么影响?

      答案与解析: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可与Mg2+形成络合物具有一定颜色,可用于鉴别。

      1.如果母核上只有1个α-OH或1个β-OH,或2个-OH不在同环上,则显橙黄至橙色;

      2.如已有1个α-OH,并另有l个-0H在邻位则显蓝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至紫色。

      大黄酸只有2个α-OH,且不在同一个环上,络合物应为显橙黄至橙色,此题答案为A.另外,补骨脂素属于异黄酮,遇乙酸镁反应呈黄色。

      【方剂学】

      中虚邪陷,寒热错杂而脘痞呕逆者,治宜选用( )

      A.理中丸

      B.旋覆代赭汤

      C.半夏泻心汤

      D.吴茱萸汤

      E.大柴胡汤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C,可以选理中丸吗?

      答案与解析:C——半夏泻心汤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鸡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饮在胸胁的为( )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留饮

      学员提问:ABCDE各分布在哪?谢谢了!

      答案与解析:答案选D.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之名,更以痰饮咳嗽,列为专章。谓饮有四种: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又提及留饮、伏饮,后人因有五饮、六饮之名。但所谓留饮、伏饮,是指水饮留而不行,伏而不出,实指饮病之新久浅深,四饮也不外于留、伏之理,并非四饮之外,另有留饮和伏饮。更有增澼饮、流饮为八饮者,殊不足采。据《金匮要略》所论,痰饮仅属饮中之一种,而诸饮又俱统于痰饮,痰饮每多相提并论。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其所谓留饮,即饮之留而不行者。伏饮,即饮之伏而不出者。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