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精细复习--鱼,我所欲也

来源:中考    发布时间:2012-07-19    中考辅导视频    评论

  一、文章内容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三、语音
  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四、通假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五、一词多义
  
1、为
  (1)今为(为了)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做)之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做、采用)也?
  (4)乡为(肯、情愿)身死而不受,
  六、重点词语解释
  
1、一豆羹(古代盛食品的器具)
  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3、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
  4、一箪食,箪:竹筐
  5、一豆羹豆:碗
  6、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践踏
  7、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好处
  8、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
  9、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或仁义。
  10、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12、二者不可得兼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13、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14、妻妾之奉奉:侍奉。
  15、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
  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乏:贫穷。
  17、有是心也心:本性
  七、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八、重点语句翻译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每有一个关键词没落实就扣半分,扣完为止。比如“恶、患、甚、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