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历史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中考    发布时间:2012-07-19    中考辅导视频    评论


    16.下列事件与康熙帝无关的是
    a.平定三藩之乱                      b.雅克萨之战
    c.设置台湾府                               d.打败荷兰殖民者
    明清时期,农业水平超过前代,手工业规模更大,技术更为先进,在此基础上,商业和城市获得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据此回答17~22题。
    17.明朝中期,农业生产超过前代,其特色是
    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     ②棉花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③国外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引进     ④农业生产商品化得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明朝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出现了很多手工业生产中心,其中包括
    a.成都                         b.广州                         c.松江                         d.扬州
    19.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农作物传入我国,这一现象与同一时期西方的哪一事件相联系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b.宗教改革
    c.商业革命                                                                       d.价格革命
    20.清朝人记载:“开机之家,谓之帐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领取材料,回家生产);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质量优劣),谓之雠货(验货)。”这段话反映的是
    a.包买主制度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工场手工业                    d.市场上的实物交易 
    21.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两代的不同表现中,清代比明代
    ①规模扩大       ②分工细密       ③个别部门有所突破     ④萌芽部门和地区增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雍正朱批谕旨》记载:“福建之米,取给于台湾、浙江;广东之米,取给于广西、江西、湖广;而江浙之米,取给于江西、湖广。”以下对这段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清代稻子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
    b.清代商业活动活跃
    c.清代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
    d.清朝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比较注意赋税制度的改革,以抑制土地兼并和减轻农民负担。据此回答23~26题。
    23.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募役法、青苗法                           b.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方田均税法          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24.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         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1581年,张居正改革时推行的“一条鞭法”,是对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表现在
    ①赋役合并     ②赋役征银     ③取消人头税     ④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作为主要征税标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26.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和清朝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c.适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实行儒家仁政思想
    宋元与明清时期文化各具特点,宋元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大发明对世界影响深远;明清时则出现了鲜明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据此回答27~30题。
    27.影响我国10世纪至13世纪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新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广泛的对外交流
    c.民族间的频繁接触                       d.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28.被马克思誉为“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推动力”的一项技术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              c.罗盘针              d.印刷术
    2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其中体现的作者的进步思想有
    ①反对君主专制     ②爱国主义     ③唯物主义     ④学以致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0.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