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刑法学练习试题3

来源:政法干警    发布时间:2012-12-16    政法干警辅导视频    评论

11.下列哪一种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之而结束,但由犯罪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仍可能继续存在()。 
A.诈骗罪
B.故意杀人罪 
C.非法拘禁罪
D.非法持有枪支罪 
【答案】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继续犯的概念和特征及与状态犯的区别。 
所谓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继续犯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继续犯的这一特征,是它与状态犯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所谓状态犯,是指犯罪行为一经实施,当即发生危害结果犯罪就已既遂,犯罪行为也随之结束或终了;但基于该犯罪行为所产生的不法状态仍继续存在。因此,继续犯与状态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犯罪形态。其区别主要表现于:第一,继续犯是犯罪行为一旦着手实施,必然随即引起相应的不法状态;而状态犯只是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以后,才有可能导致不法状态的产生。第二,继续犯是在犯罪行为继续存的同时,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不法状态也处于继续之中;而状态犯则是在犯罪行为结束之后,仅仅是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不法状态有可能继续存在。概而言之,继续犯的犯罪行为与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的产生、持续和终止,必然是同步的或基本同步的;而状态犯的犯罪行为与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的产生、持续和终止,则为非同步的。 
本题题干中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之而结束,但由犯罪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仍可能继续存在,显然是指状态犯。选项A诈骗罪,就是典型的状态犯,诈骗行为结束后,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不法状态仍然处于持续过程中。选项B故意杀人罪,杀人行为结束后,被害人死亡并非是一种状态。选项C和D都是继续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2.赵某犯A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A.判处有期徒刑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B.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C.判处管制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D.判处拘役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根据刑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有以下四种情况:(1)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附加主刑为有期徒刑、拘役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3)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应地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13.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待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承担及追诉时效。 根据刑法犯罪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甲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的犯罪,到2003年6月时,已经超过5年。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甲与乙构成诈骗共犯,应当根据共同诈骗的财产数额认定犯罪金额,而非根据分赃数额认定犯罪金额。 
14.交通肇事并具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A.致3人死亡,负事故次要责任的 
B.致2人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C.致1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D.造成财产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2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交通肇事罪的起刑点。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交通肇事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16.境外走私人阿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阿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王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走私普通货物罪 
C.收购赃物罪
D.偷税罪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间接走私。《刑法》第155条规定:“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王某直接向走私人阿某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石油,数额较大,应当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 
17.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是()。 
A.是否涉及巨额资金
B.是否涉及众多被害人 
C.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D.是否由单位组织实施 
【答案】C 
19.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是()。 
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在发生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4)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以,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可以分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等。。 
20.下列哪一选项最恰当地指明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 
A.证人 
B.证人、鉴定人 
C.证人、鉴定人、记录人 
D.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伪证罪的主体。《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