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1)

来源:政法干警    发布时间:2012-12-16    政法干警辅导视频    评论

  给定资料

  1.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事件。从学术研究和应对的能力机制角度考虑,在我国大概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类似于地震,海啸、干旱,洪水等等;第二类是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的交通事故,像煤矿的坍塌,透水事故等等;第三类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像非典,“禽流感”等等;第四类是涉及重大社会安全事件,比如恐怖袭击,经济安全事件等等。

  2. 中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灾害种类最多,灾害破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严重威胁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处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历史记载,一次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共有6次,其中4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全球发生8.5级大地震3次,其中2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20万,我国约占一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约为55万,而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8万(不含四川汶川地震),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1%的国土,50%的城市,70%百万以上人口的大、中城市,都处于七度或七度以上的地震高强度区。

  3. 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堪称1949年以来中国应对自然灾害最为迅速的一次,较之过往的自然灾害,中国此次救援行动,无论在决策效率,动员能力还是在高层的亲力亲为以及灾害的信息披露上,都显示出巨大的进步。

  地震发生6小时后,2008年5月12日晚8点,温家宝总理飞抵都江堰市。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门开会,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主持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任总指挥,李克强、回良玉任副总指挥。

  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局立即启动国家地震一级应急预案;民政部先是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二级应急预案,当日晚10点15分,改为最高级别的一级响应;国土资源部启动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防灾区因地震造成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救灾指挥中枢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工作。按照上述预案,中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同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

  中央各部门、各省纷纷成立相应的救灾应急机构,自上而下组织各自的救灾活动。诸多参与救援的中央部门都由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部负责人,人称“大半个国务院搬到四川”。军队系统也作出快速反应。震后18分钟,中国军方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从北京发出情况通报,解放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按照该预案,所有的军队武警,统一归属总参指挥部调遣。

  在重灾区四川省,震后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下设总值班室、交通、卫生、救援等七个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专业救援队获准进入灾区后,四川省又增设了国际救援协调组。四川省21个市、州,均成立了以市(州)委书记为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

  4. 2008年3月12日,新疆和田地区发生强沙“黑风暴”天气,室外能见度不足50米,随后的3月19日至20日,强沙尘暴天气先后影响到我国21个省区市,气象专家预测,今年春季由于冷空气的频繁活动,我国北方还将面临8到10场沙尘暴,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5. 中新网乌鲁木齐2010年3月10日电(翼江彤),国家民政部就新疆遭遇融雪性洪水灾害紧急下拨的9000余顶帐篷,20000套被褥和棉大衣等救灾物资22运抵新疆各受灾地区,确保受灾群众不受冻不挨饿,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新疆灾情已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工作。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 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将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问:《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你们对它的意义是怎么看的?

  答: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许多应急管理制度。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同时,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够明确,统一、协调、灵敏的应对体制尚未形成。二是,一些行政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够充分、有力。三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突发事件未能得到有效预防,有的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未能及时得到控制。四是,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有待提高。为了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迫切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制定一部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问: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基本思路?

  答:一是,重在预防,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从制度上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二是,既授予政府充分的应急权力,又对其权力行使进行规范。三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保护相统一。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社会危害性,政府固然负有统一领导、组织处置突发事件应对的主要职责,同时社会公众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四是,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问: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规定了哪些制度?

  答: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各方面力量,依法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避免其发展为特别严重的事件,努力减轻和消除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对此,突发事件应对法与现行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的法律、行政法规作了衔接,同时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并参考借鉴国外一些应急法律的规定,规定了一些必要措施:

  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二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员救助、事态控制、公共设施和公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措施。

  三是,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隔离当事人、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控制有关区域和设施、加强对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等措施;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时,公安机关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

  四是,发生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

  问: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需要抓紧做好哪些工作?

  答:一是,广泛宣传。要结合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对这部法律的重大意义、立法背景、主要制度等进行宣传报道,既要让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掌握这部法律,也要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这部法律,提高全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强化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要加强对现行有关突发事件规定的清理完善工作,凡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相抵触或者不一致的,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同时,要抓紧研究制定有关配套制度,比如应急财产征收、征用补偿制度、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突发事件监测和预警制度等。

  三是,落实相关措施。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规定,落实好健全应急指挥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研究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等各项要求,为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7. 长达184天展期,2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参展,预计高达7000万的人流,中心城区横跨浦江两岸……当这些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亮点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安全办博”,上海能否成功做到?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周汉民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上海已经编制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将在今后借鉴北京奥运的安保经验。

  周汉民表示,对人流疏散问题,上海将通过“消峰填谷”的方式分散人流,防止过度集中,无序管理引发踩踏事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消息等种传媒手段,让游客了解目前世博园区的通行状况和相关场馆的安排;在紧急时刻,将采取闭馆闭园的措施,对危险品的检查,除了使用金属探测器外,过专业培养的警犬可上岗嗅探,它还能对犯罪分子起到心理震慑作用。带着饮料来看世博会?对不起,届时参观者恐怕不得不把这些外买的饮料留在门口。网上世博会,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之一。不过,这将面临黑客攻击、网络带宽限制和数据丢失等诸多考验。对此,上海将为世博所有数据都将进行立体备份。对食品安全问题,上海将建立世博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库,实现动态监测。

  8. 美国通过立法来界定政府机构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权限,将应急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美国先后制订了上百部专门针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事件的法律法规,并注重从每一次紧急事件处理中吸取教训,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9.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台风、地震是家常便饭,雪灾基本上是年年都有,但关于任何一种灾难的信息都能在现有的法规、条例或资料中找到,在此基础上修建避难场所、储备食品和水、健全应对各种灾难的政策措施。东京于1991年建立的防灾中心能承受与关东大地震相同震级的地震,自备的发电装置也可以保证3天的正常电力,东京还与周边的13个城市建立了灾难互援机制;日本经常进行应对各类突发危机的演习,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备有救急包和防灾用品;频发的灾难增强了日本人民的防灾抗灾意识,除了完善的应急制度和设施,他们还有心理上的应急准备和 “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10. 印度洋海啸时,一位10岁的英国小女孩,利用在学校学到的海啸知识发现了海水起泡的海啸危险征兆,招呼在海滩上游玩的上百名游客及时转移,免遭灭顶之灾;深圳南山的7岁小学生袁媛在父母煤气中毒昏倒的紧急关头,临危不乱,利用在学校学到的安全知识,先关煤气,后开门窗,在打电话报警,成功挽救父母生命,入选“中国骄傲 ”。汶川大地震,四川安县桑枣中学虽地处地震中心区,2300名师生无一伤亡,原因就是该校从2005年就开始组织抗震避险演习,形成一套高效的避震疏散方案。“5.12”那天2300多名师生1分多钟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带,没有发生拥挤踩踏现象。

  11. 2008年2月,共青团河北省委联合河北省政府应急办。河北省公安厅,河北省地震局等在全省开始实施“我是应急志愿者”招募计划。此次招募计划将组建多支训练有素,组织规范,协调联动的专业应急志愿者队伍,将对健全应急救助体系,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起到重要作用。在2008年的冰雪灾害,四川地震等突发实践中,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使志愿服务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并对政府应急救助保障体系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12. 2008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各地同时举行突发事件宣传活动。内容包括如何应对台风,暴雨,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设计防火灭火,安全用电,安全使用煤气,交通安全,传染病防治,医疗急救及毒气泄漏防护等知识。

  13. 2008年6月1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作为公务员四类培训的重要内容。通知要求,培训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和贯彻实施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和法制),重点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确立的应急管理体制,预防与应急准备制度,检测及预警制度。应急处置与救援制度,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度等。

  作答要求

  一、请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二、结合给定材料6,请谈谈《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30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

  三、结合所给材料,整理自己的思路,就突发事件应急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等。

  (2)800---1100字。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