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法干警地理基础理论知识

来源:政法干警    发布时间:2012-12-16    政法干警辅导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2011年政法干警地理基础理论知识(一)
  • 第2页:2011年政法干警地理基础理论知识(二)
  • 第3页:
  • 第4页:2011年政法干警地理基础理论知识陆地与海洋环境
  • 第5页:2011年政法干警地理基础理论知识中国几个特殊区域的地理特征

陆地与海洋环境

  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化学元素——矿物——矿产

  造岩矿物——岩石

  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

  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

  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其组成和过程图示: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 岩浆

  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分类 主要来源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形式其它

  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使地表高低不平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太阳辐射使地表趋于平坦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基本形态地貌表现 与人类生产关系

  褶皱背斜、向斜(要求会依据倾斜形态判断)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

  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类型

  空间分布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图4.21要会判断)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水循环周期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其它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

  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补给类型 汛期时间影响因素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雨季(我国为夏秋)雨量 东部季风区

  冰川融水夏季气温(冬季断流) 西北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A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B表层海温的纬度分布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在于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结果)

  C垂直海温的变化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保持低温状态

  海水盐度

  A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B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减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C影响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外海与大洋;从低纬向高纬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风浪、海啸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流向常年较稳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洋流成因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

  如风海流:

  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水循环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

  (1)图中浅蓝色箭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六个环节;

  其意义: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2)图中灰色和深色箭头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环

  其中由陆地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A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B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表各圈层间、陆地海洋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D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动物

  环境微生物分解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来源:京佳公务员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A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低等生物着生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植物有机质

  土壤肥力腐殖质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性组成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可再生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可再生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 组成 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 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 鱼、虾、贝、藻等

  附:几个与海洋有关的词汇,希望对大家有用!

  大陆架

  在地理学的海底地貌结构中,大陆架是指陆地和海洋自然延伸的低潮线起到海底地表坡度突然变陡处。宽度从极狭窄甚至缺失到千余千米不等,平均坡度约0.1°,其水深变化在20—550米之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规定的大陆架包括陆架、陆坡和陆基的海床和底土的海底区域。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边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特殊情况,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连接2500米深度各点的2500米等深线100海里。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其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海床下不能移动或其驱体须与海床或底土保

在地理学的海底地貌结构中,大陆架是指陆地和海洋自然延伸的低潮线起到海底地表坡度突然变陡处。宽度从极狭窄甚至缺失到千余千米不等,平均坡度约0.1°,其水深变化在20—550米之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规定的大陆架包括陆架、陆坡和陆基的海床和底土的海底区域。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边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特殊情况,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连接2500米深度各点的2500米等深线100海里。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其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海床下不能移动或其驱体须与海床或底土保持接触才能移动的生物。

  公海

  沿海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或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所有海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规定,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各国均可平等地享有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建造国际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科学研究自由。各国在行使公海自由权时,应遵守海洋法和其他国际法规则,应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得对公海的水体、海床、底土及其上空的任何部分施行法权或军事有效占领。船舶在公海航行时,须悬挂国家国旗,遵守国际法和服从船旗国的管辖。军舰和专用于政府的非商业性用途的船舶,在公海享有不受船旗国以外国家管辖的完全豁免权。公海法律制度具有调整国家间航海、商业和渔业活动及开发与利用公海资源的作用。

  领海基线

  简称“基线”。沿海国划定领海宽度起算的一条线。一般有两种:1、正常基线,又称“低潮基线”,是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低潮线,即海水的最低落潮线;在海岸线极为曲折的地方,或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划定得采用直基线法。2、直基线,即在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选定某些点作为基点,再将相邻各基点用直线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线;在因有三角洲和其它自然条件以致海岸线非常不稳定之处,可沿低潮线向海最远处选择各适当点,而且,尽管以后低潮线发生后退现象该直线基线在沿海国改变以前仍然有效。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至一定宽度的海域就是领海。一国不得采用直线基线以致使另一国的领海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隔断。

  海洋污染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污染和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有:

  一是污染源广。各种污染物通过江河径流入海,或通过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过程,最终都将汇入海洋。二是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它们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三是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出现的污染,往往会扩散到周边海域,甚至扩大到邻近大洋,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四是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的积累过程,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很大,造成的危害会波及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清除干净。

  海洋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一是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对正常生活生长的鱼虾贝类有害。二是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污染严重的海域使得生物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展开了非正常状态下的生存竞争,结果是耐污染的一些生物可能保留了下来,并得到发展,而一些适应不了污染环境的优生生物反而遭到淘汰,甚至死亡。三是遭受严重环境污染的生物大量死亡后,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人体中毒。四是环境污染破坏滨海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滨海景色失去昔日的风采。

  石油与海洋污染:

  世界上的石油运输大多经过海上,每年约有十亿吨以上。科学家估计,每年约有(1‰)近一百万吨石油流入或漏到海里。污染大洋的首先是油轮,它用海水冲洗油舱,大量油污水进入海水;其次是客货轮,它们进港前也从燃料油罐倒出压舱水。这些含油废水可造成近海生物区的严重污染,灭绝水体生物。

  海洋灾害

  在人类所面临的诸多自然灾害中,那些源于海洋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五种。它们主要威胁海上及海岸带,有些还危及自岸向陆广大纵深地区的城乡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风暴潮是一种重力长波,周期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的海洋潮汐之间,振幅(即风暴潮的潮高)一般数米,最大可达二三千米。它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灾害,它与相伴的狂风巨浪可酿成更大灾害。通常把

风暴潮分为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如中国北方海区)和热带风暴(台风)引起的热带暴潮(如中国东南沿海)两类。

  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其作用力每平方米可达30-40吨。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冰和冰山等。在冰情严重的区域或异常严寒的 冬季往往出现严重的冰封现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冻,给沿海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大陆冰川或陆架洋滑入海中后断裂而成的巨大冰块中,露出海面的高度在5米以上者称为冰山。1912年4月14日午夜“泰坦尼克”号轮即是在北大西洋首航中撞上这种冰山而沉没的。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它也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赤潮大多数发生在内海、河口、港湾或有升流的水域,尤其是暖流内湾水域。赤潮的颜色是由形成赤潮的优势和不浮游生物种类的色素决定的。如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呈红色,而绿色鞭毛藻大量繁殖时却呈绿色,硅藻往往呈褐色。赤潮实际上是各种色潮的统称。赤潮可杀死海洋动物,危害甚大。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千米;里氏震级要大于6.5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海啸对沿海地区的人、畜、树木房屋建筑、港湾主要发生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尽管海啸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频次有限,尤其在人们可以对它进行预以来,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为减低。

  科学技术对海洋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

  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各种资源。海洋开发即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海洋中所蕴藏的生物资源、海水动力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海洋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用价值。因此,海洋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与陆地完全不同。如海洋生物资源,具有不固定性、分散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点;深海洋底矿产资源虽然储量巨大,但却在海底深处且分布分散,上覆厚厚的水层,开采难度大;海洋化学资源多呈溶解状态,相对浓度极小,不易开采;海洋能源的总量虽很大,但能量密度低,能量转换率小,并网难度大;海洋虽有可利用的广阔空间,但建筑投资巨大,技术要求极严。海洋环境条件与陆上相比更为特殊,海面辽阔易受气候条件制约,海水有很强的腐蚀性和破坏性,海底低温、缺氧、高压、黑暗,所有这些,对开发海洋的技术及所使用的工程设备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般说来,海洋开发的难度、风险、投资、技术、周期都距岸由近及远地增大,而经济效益和开发潜力也由近至远地增大。目前,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还比较落后,高新技术应用少,仅处于国外8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因此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