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政法干警(本硕类)行测预测试卷二及答案

来源:政法干警    发布时间:2012-12-16    政法干警辅导视频    评论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本部分包括三种类型的试题:

  一、阅读理解:共15题。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一个句子或一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16.尽管目前的“电子墨”显示技术已大大拉近了读屏与读书的体验,但我们仍然无法确认读者是否更钟情于在屏幕上读书。问题似乎并不在于显示器与纸的区别。很多人整天坐在电脑前浏览网页,却很难对着屏幕读上一个小时的书。这说明,读“真书”和读电子书的感觉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区别或许颇为神秘,可它却是有可能阻止纸书被电子书吞噬的最后希望。

  对本段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通过电脑屏幕读书容易使眼睛产生疲劳感,因此读者很难对着屏幕读上一个小时的书

  B.读电子书和读“真书”的感觉有很大的不同

  C.纸书很有可能会被电子书吞噬

  D.纸书很有可能不会被电子书吞噬

  1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愿付出辛勤的劳动,机遇即使掉到你的手上,也接不住。人生充满机遇,然而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只是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抓不住;有些人发现了,有些人却茫然不知;有些人在不断创造机会,而有些人则在苦等机会。人的一生就有大大小小的多种机遇,水平越高实力越强,机遇就越多,就越容易抓牢。埋怨机遇不来、命运不公的人,往往没有从自身找原因,所以有什么样的实力就有什么样的机遇。

  对本段文字主旨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要尽早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奋斗目标

  B.机遇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

  C.要做积极主动的人

  D.埋怨命运不公的人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18.时光是你自己的,调制是你的雅趣,如何调制是你的智慧。别混沌时光浪费时光亵渎时光,平平淡淡的时光里能造就伟大,更能造就平庸。如何做好自己掌握自己,关键在于你泡制时光的方位。在时光里,执著奋斗的人是成功人士,天天读书的人是知识金囊,浪荡不羁的人是三流个体,鸡毛蒜皮的人是俗不可耐的群体。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 )。

  A.调制适合自己的时光,能令人受用一生

  B.时光给予每个人的机会是等同的

  C.对时光的不同对待不同利用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D.要利用自己时光做有意义的事

  19.狮子是“森林之王”,尽管如此,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它们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刚出生不久的幼狮经常被公狮推下石崖,再让小狮子自己寻找出路,自己想办法爬上来。而公狮和母狮只是站在一旁,保持一种相对安全的距离,只要幼狮没有生命危险,决不伸出援助之手。

  这段文字给人们的启示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残酷的生存环境会使人变得冷漠

  C.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D.孩子的性格发展是孩子自我努力的结果

  20.大玉璧上的符号,一个刻写在玉璧正面,另一个刻写在玉璧内凹边缘。专家初步认为,这两个刻符很可能是史前文字符号,也可能反映某种宗教信仰,或大型宗教活动场景,这对于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宗教刻符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大玉璧上刻写着文字符号

  B.大玉璧具有重要的价值

  C.大玉璧上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D.专家发现了史前文字符号

  21.费尔巴哈说:“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玷污科学家美德、本应人人喊打的学术不端者,为何遭遇“宽容”?而宽容学术不端本身,无异于对诚实者的二次伤害。是“零容忍”,还是“很宽容”?在这样一个黑白分明问题上,分清是非并不困难。但为什么还会有相当多的科技工作者把后者当作自己的选择?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评判问题。事实上,这些科学工作者所表达的,与其说是对学术不端的“宽容”,不如说是对当下通行的学术评价制度的无奈与不满。

  以上文字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

  A.对待学术不端决不能宽容

  B.相当多的科技工作不具备诚实的美德

  C.不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使得学术不端遭遇“宽容”

  D.科学工作者对当下通行的学术评价制度充满了无奈与不满

  2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相同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这些变化依赖于同位素的质量。然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地质化学家James Farquhar发现,在距今24亿年前,3种硫同位素之间的同位素变化却不依赖于同位素的质量。就像人们所知道的那样,这种非质量分馏(MIF)只有在无氧大气中进行太阳紫外线辐射时才能够实现,同时MIF硫在距今24亿年之后便消失不见了。

  通过这段话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相同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的比例变化通常依赖于同位素的质量

  B.MIF是发生在3种硫同位素之间的反应

  C.大气中的氧气很有可能最早出现在距今24亿年前后

  D.文中所说的MIF发生在同位素之间

  23.黑格尔曾说过:“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事实上,城市建筑的美感,确实能像音乐一般陶冶人的身心。从美学意义上讲,城市园林雕塑是静的舞蹈、史的碑碣、生活的浓缩、理想的延伸。如果园林雕塑讲究艺术,会促使人去思考、奋进,它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是很大的。反之,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觉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

  文段引用黑格尔的话意在说明( )。

  A.视觉污染对人们的影响

  B.美观的城市建筑使人愉悦

  C.城市园林雕塑应该讲究艺术

  D.讲究艺术的城市建筑其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是很大的

  24.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活动的主要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国君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为整个中国的代称。

  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

  B.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国

  C.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区

  D.因为黄帝后裔自称“华”(或“夏”)

  25.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仿佛已经是很久了,知天乐命、宠辱不惊的达观精神,就支配着我们的灵魂,也支配着我们的散文写作。像《与吴质书》和《恨赋》中这种直面死亡因而对生命绝不苟且的态度,不仅为我们所陌生,而且也让我们难以接受。然而,这种态度的存在,正证明了中国思想从来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一。是不是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们终于厌倦了把散文当作犬儒精神的传声筒,而重续起中国文学史上另一种精神的散文写作?

  通过以上文字作者意在表达的是( )。

  A.我们的时代呼唤生命意识的觉醒

  B.对知天乐命的达观精神充斥散文的否定

  C.对散文所传达的达观精神以及认真对待生命态度的赞美

  D.对另一种散文写作精神的呼吁

  阅读短文,完成26—30题。

  人体免疫细胞能发现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的细胞,其机理一直困惑着人们。科学家最近初步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被感染的细胞能发出信号向免疫细胞求救。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人体细胞中大都含有肽,它是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细菌或病毒侵入细胞后会破坏该细胞①,同时自己也分解繁殖。这时肽分子就会与细菌或病毒碎片结合。这样,附近的免疫细胞就得到该细胞②受感染的信号,然后通知其他免疫细胞一同将受感染的细胞及其中的感染物杀死。

  该科研小组是利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发现这一奥秘的。他们选用了能诱发某些白血病的HTLV病毒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免疫细胞T细胞中发现了这一病毒的受体。当肽分子与该病毒③残片结合后,就会激发附近的T细胞上这病毒④的受体,从而使T细胞发挥作用。科学家说,T细胞上含有上百万个不同的受体,利用它可发现大量细菌或病毒并将受其感染的细胞杀死。

  26.文中有两组画横线的“该细胞”和“该病毒”,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27.文中“它(肽)是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的意思是( )。

  A.人体细胞在健康状态下,其中才会有肽分子存在

  B.肽在细菌或病毒入侵后能发出求救信号,维护人体健康

  C.人体在健康的状态下,细胞内含有的肽相对较多

  D.肽分子能将入侵的细菌或病毒分解并与其碎片结合

  28.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免疫细胞发出求救信号的是人体细胞中的肽分子

  B.肽分子与细菌或病毒或病毒的碎片结合后,会激发T细胞内肽的受体

  C.最终杀死细菌或病毒的是T细胞中的细菌或病毒的受体

  D.T细胞中的受体,不仅杀死了细菌或病毒,还杀死了受感染的细胞

  2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里兰大学科研小组发现肽与T细胞合作的奥秘,是利用了X射线晶体分析法

  B.科研小组发现,肽分子向T细胞发出求救信号的方法是激发T细胞内存在的受体。

  C.科学家说,能发现并杀死各种不同的细菌或病毒的T细胞上的受体有上百万个

  D.一些科学家说,发现细菌或病毒,杀死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是T细胞内的受体

  30.本文的主旨是( )。

  A.细胞能发出信号向免疫细胞求救

  B.利用T细胞上的受体可发现大量细菌或病毒并将受其感染的细胞杀死

  C.人体免疫细胞能发现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的细胞

  D.利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发现了肽与T细胞合作的奥秘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