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岩土师专业辅导:场地的地震效应

来源:岩土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3-04-22    岩土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1 放大作用
  由基岩破裂或已有断层的错动产生的地震波由震源发出,以纵波与横波的形式向四方传递,传至建筑场地下的基岩后又经过土层向地面传递。地震波一经传人土层立即得到增加。哪怕地下深处不很强的震动,等传至地面后常成为相当强的震动。这就是放大效应。图25.4-1是1968年日本东松山地震时的实测结果。由图可以看出水平加速度愈接近地表则愈大。一般说土层愈厚放大作用也愈大,有时能较基岩放大2~3倍。图25.4-2表示场地放大作用使地表的地震反应谱值要高于基岩的反应谱。
  2 共振作用考试大论坛
  场地有自己的自振周期,称为场地的特征周期。覆盖层硬而薄时特征周期短,为0.1~0.2s,覆盖层松而厚时特征周期长,可达0.8~1.0s或更长。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土的特征周期相近,两者就发生共振,使震害大为加重,图25.4-2中地表反应谱的第二个高峰就是因共振效应造成的,即周期为1.5 s左右的波因共振得到了极大的放大。
  墨西哥城1985年9月19日遭到的地震是共振效应的极好说明:地震波达到墨西哥市下的岩盘时其加速度只有0.04g,若按一般的覆盖层放大情况,即使达到0.2g,建筑物的破坏也不致太大,但不幸的是地震波、建筑物与黏土层三者恰好都具有相同的自振周期(T=2s),因而发生“共振”,使建筑物的水平加速度达到惊人的l~1.2g,造成500栋高层建筑的严重破坏或倒塌。
  3 破坏的进行性来源:www.examda.com
  典型硬场地反应谱如图25.4-3中的曲线a。此场地上自振周期为A的建筑物受到很大的地震力后产生局部损伤,使其自振周期增大到B,此时地震力下降,损伤不再加重,系一次性破坏。反之,软场地的反应谱如图25.4-3中曲线b。若这种场地上的建筑物在受到对应于A点的地震力后产生局部破坏,其自振周期延长到B点,这时地震力反倒更大,使破坏进一步加重甚至倒塌,这种破坏属于进行性破坏。软地基的进行性破坏与一次性破坏相比显然更不利。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