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防腐与绝热施工工艺

来源:岩土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3-04-22    岩土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1、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
  (1)除锈、去污:
  l)人工除锈时可用钢丝刷或粗纱布擦拭,直到露出金属光泽,再用棉纱或破布擦净。
  2)喷砂除锈时,所用的压缩空气不得含有油脂和水分,空气压缩机出口处,应装设油水分离器;喷砂所用砂粒,应坚硬且有棱角,筛除其中的泥土杂质,并经过干燥处理。
  3)清除油污,一般可采用碱性溶剂进行清洗。
  (2)涂漆施工要点:
  1)油漆作业的方法应根据施工要求、涂料的性能、施工条件、设备情况进行选择;
  2)涂漆施工的环境温度宜在5°C以上,相对湿度在85%以下;
  3)涂漆施工时空气中必须无煤烟、灰尘和水汽;室外涂漆遇雨、雾时应停止施工。
  (3)涂漆的方式主要有:
  1)手工涂刷:手工涂刷应分层涂刷,每层应往复进行,并保持涂层均匀,不得漏涂;快干漆不宜采用手工涂刷。
  2)机械喷涂:采用的工具为喷枪,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喷射的漆流应和喷漆面垂直,喷漆面为平面时,喷嘴与喷漆面应相距250~350mm;喷漆面如为曲面时,喷嘴与喷漆面的距离应为400mm左右。喷涂施工时,喷嘴的移动应均匀,速度宜保持在10~18m/min。喷漆使用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3~0.4MPa。
  (4)涂漆施工程序:
  涂漆施工程序是否合理,对漆膜的质量影响很大。
  1)第一层底漆或防锈漆,直接涂在工件表面上,与工件表面紧密结合,起防锈、防腐、防水、层间结合的作用;第二层面漆(调和漆和磁漆等),涂刷应精细,使工件获得要求的色彩;
  2)一般底漆或防锈漆应涂刷一道到两道;第二层的颜色最好与第一层颜色略有区别,以检查第二层是否有漏涂现象。每层涂刷不宜过厚,以免起皱和影响干燥。如发现不干、皱皮、流挂、露底时,须进行修补或重新涂刷。
  3)表面涂调和漆或磁漆时,要尽量涂得薄而均匀。如果涂料的覆盖力较差,也不允许任意增加厚度,而应逐次分层涂刷覆盖。每涂一层漆后,应有一个充分干燥的时间,待前一层表干后才能涂下一层。
  4)每层漆膜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风管及部件绝热
  操作工艺:
  (1)绝热材料下料要准确,切割端面要平直。
  (2)粘贴保温钉前要将风管壁上的尘土、油污擦净,将胶黏剂分别涂抹在管壁和保温钉粘接面上,稍后再将其粘上。矩形风管或设备保温钉的分布应均匀,其数量为底面每平方米不应少于16个,侧面不应少于10个,顶面不应少于8个。首行保温钉至风管或保温材料边沿的距离应小于120mm。
  (3)绝热材料铺覆应使纵、横缝错开。小块绝热材料应尽量铺覆在风管上表面。
  (4)各类绝热材料做法:
  1)内绝热。绝热材料如采用岩棉类,铺覆后应在法兰处绝热材料断面上涂抹固定胶,防止纤维被吹起来,岩棉内表面应涂有固化涂层。
  2)聚苯板类外绝热。聚苯板铺好后,在四角放上短包角,然后薄钢带作箍,用打包钳卡紧,钢带箍每隔500mm打一道。
  3)岩棉类外绝热。对明管绝热后在四角加长条铁皮包角,用玻璃丝布缠紧。
  (5)缠玻璃丝布。缠绕时应使其互相搭接,使绝热材料外表形成三层玻璃丝布缠绕。
  (6)玻璃丝布外表要刷两道防火涂料,涂层应严密均匀。
  (7)室外明露风管在绝热层外宜加上一层镀锌钢板或铝皮保护层。
  (8)全用铝镁质膏体材料时:将膏体一层一层地直接涂抹于需要保温保冷的设备或管道上。第一层的厚度应在5mm以下,第一层完全干燥后,再做第二层(第二层的厚度可以10mm左右),依次类推,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然后再表面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层干燥后就可进行特殊要求的处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纤布、复合铝箔等。
  (9)有铝镁质标准型卷毡材时:先将铝镁质膏体直接涂抹于卷毡材上,厚度为2~5mm,将涂有膏体的卷毡材直接粘贴于设备或管道上。如需要做两层以上的卷毡材时,将涂有膏体的卷毡材分层粘贴上去,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保温厚度,表面再用2mm左右的青体材料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层干燥后,就可进行特殊要求的处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纤布、复合铝箔等。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