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岩土师基础辅导:冰川地貌及其堆积物

来源:岩土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3-04-22    岩土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冰川地貌及其堆积物
  (1)冰川侵蚀地貌
  冰蚀地形是由冰川的侵蚀作用所塑造的地形。如:角峰、刃脊、冰斗、冰窖、冰川槽谷和悬谷。
  1)冰斗来源:考的美女编辑们
  冰斗是在冰川发展初期阶段,冰雪利用自然洼地,塑造的斗状地面形态。由于冰斗冰川位于雪线以上,冰蚀作用以冰冻风化作用为主,冰斗围壁的基岩在冰劈作用下不断地后退,冰斗被不断地拓宽,而在冰斗的底部,则由于巨厚冰层的冰体运动所产生的磨蚀作用,把冰斗的底部不断地磨探,同时在冰斗的出口处形成陡峻的冰坎。因此,冰斗的形态有三个明显部分:冰斗壁、盆底和冰坎。
  2)刃脊、角峰转载自:考试大 - [Examda.Com]
  在相邻两个冰斗或冰川谷的发育过程中,斗(谷)壁不断后退,结果使相邻两个冰斗或冰川谷之间的分水岭愈来愈窄,最后形成象鱼鳍一样的尖背山脊,称为刃脊。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构成的尖锐山峰称为角峰。
  3)冰川谷
  冰川谷,又称冰川槽谷、U谷、幽谷等。冰川谷一般起源于冰期前河流切割谷地或线性构造负地形。
  4)悬谷来源:考
  在支冰川汇入主冰川人口处,有一明显的陡坎称为谷口台阶。这是因为支冰川的侵蚀能力远远小于主冰川,因而支冰川谷底常高于主冰川谷底,当冰川退却后,支冰川谷悬挂在主冰川谷之上,称为悬谷。
  5)冰川三角面、羊背石
  在冰川运动过程中,由于冰川所携带的岩石碎块不断地对槽谷两侧的岩壁进行锉磨、刨蚀、使两壁小山脊形成一系列的冰川三角面或冰溜面。在这些面上则留下了冰川作用的痕迹—冰川擦痕。
  在槽谷的底部,由于冰川的磨蚀和挖掘,则使一些比较坚硬均一的岩石形成微微突起的一系列基岩小丘,称为羊背石。羊背石平面形状为椭圆形,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两边坡度不对称,朝向冰川上源面坡度平缓,表面光滑,另一面则呈陡坎,陡坎处岩石有压裂破碎的现象,因此羊背石可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