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心脏负荷

来源:中西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6    中西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心脏前负荷亦称容量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前遇到的负荷,实际上是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或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张力的反应。在临床上测定容量较困难,因而通常用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作为前负荷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左室舒张末期压力>1.6~2.O千帕(kPa)[12~15毫米汞柱(mmHg)],超过此值则为异常。前负荷是调节搏出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前负荷增加,即心肌初长度增加,剧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量增加。但如前负荷过度增加,超过心肌纤维最适初长度,则反而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每搏量减少,长期前负荷增大,则心室代偿性扩张、收缩力减弱,从而发生心力衰竭。右心室的前负荷常用右心室舒张末期压或右房压来表示。前负荷与静脉回流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流量增加,则前负荷增加。那么,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哪些呢?(1)瓣膜病变,如二、三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使容量负荷增加,二尖瓣、三尖瓣狭窄可使容量负荷降低。(2)内外分流性疾病,如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可使容量负荷增加。(3)全身性血容量改变,如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甲亢、慢性贫血等可使容量负荷增加。大汗、腹泄、失血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可使前负荷降低。左室常见于主动脉、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常见于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双室压力负荷过度: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脚气性心脏病及动静脉瘘等。

  心脏后负荷亦称压力负荷,系统指心室开始收缩射血时所受到的阻力,即室壁承受的张力。动脉血压是决定后负荷的主要因素。外周阻力增大,主动脉压力升高时,心脏需要做更多的功,才能射出正常血压条件下相同的血量,否则会使心排血量减少,后负荷降低有利于心脏射血。如果动脉压(后负荷)持续增高,心室肌将因长期处于收缩加强状态而逐渐肥厚,随后发生病理改变,导致泵血功能减退,于是发生心力衰竭。对左心室来说,在无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缩窄时,其后负荷主要取决于:(1)主动脉的顺应性:即主动脉内容量随压力升高管壁扩张的能力,如血管壁增厚,则顺应性降低。(2)外周血管阻力:它取决于小动脉血管床的横断面积及血管紧张度,后者受血管和体液因素的影响。(3)血液粘度:血液粘度增高,则外周血管阻力增大。(4)循环血容量。其中,以外周血管阻力为最重要,临床上常以此作为左心室后负荷的指标。左室后负荷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流出道受阻(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右室后负荷常见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肺阻塞性疾病及肺栓塞等。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