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左治疗冠心病经验

来源:中西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5    中西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宋秀明

王左教授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四十余年,经验丰富。兹将王师对冠心病的诊治经验小结如下。

1病位于心虚在脾肾实在痰瘀

王师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其发生在于心之气血阴阳失调,导致痰瘀在心为患。然冠心病乃老年常见病,老年体衰,五脏功能减退,抵御外邪能力下降。冠心病的形成与体内的这种衰退是分不开的,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其病根在于脾肾两脏的虚损,而症状表现于心。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脾肾两脏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水谷不能化生气血而使气血乏源,心脉失于濡养导致心气虚或心血虚,甚则气血两虚;运化不健可使水湿失运,湿聚而成痰,痰浊随气上下,壅塞于心脉。肾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则心阴不足;肾阴不足则肝阴易亏,阴亏阳亢,上扰于心,使心阴内耗。肾阳不足则心阳失于温煦,寒从中生,凝滞血脉;肾为水脏,命门火衰,水不自制,泛为痰饮上凌于心而致心脉不畅。王老还认为,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赖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它脏功能失常可影响心,使之发病。如肺主一身之气,水谷精气要和肺吸入的自然精气相结合方成为宗气。若肺气虚则宗气生成不足,无以贯心脉行气血,故而心血瘀阻于心脉。肺为五藏之华盖,肺气不足,寒邪入袭,阴寒内乘于心阳之位,使心脉痹阻而病。或寒遏胸阳,水津不运,集为痰饮而阻心脉畅通。故而王老认为冠心病之治应详细。的审证求因,从五脏之相生相克出发,分清患者虚在何脏,气血阴阳之亏孰轻孰重,痰瘀为患何者为先,方可有的放矢,权衡药物之轻重,灵活施治,提高疗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病治在心分清虚实辨证施治

王师辨治冠心病分为三虚三实:

2.1痰浊内阻型

症见胸脘痞满闷痛,头晕心悸,恶心纳减,倦怠乏力,舌质淡或紫暗,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或滑数。治以宣痹通阳、行浊化痰,药用栝蒌、薤白、半夏、玄胡、川芎、丹参、桂枝。咳嗽痰多者加杏仁、陈皮;痰多而热者加胆南星、海浮石、黄芩;湿浊阻于中焦者加蔻仁、厚朴、苍术、党参、茯苓。

2.2寒凝血滞型

症见胸中拘急,遇寒痛增,心悸气短,面部青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紧或沉细。治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药用桂枝、木香、当归、细辛、高良姜、荜拨、川芎。兼见浮肿、肢冷、腰膝酸软者加熟附子、白术、干姜;兼咳喘者加苏子、杏仁、半夏、陈皮。

2.3气滞血瘀型

症见胸中胀痛或刺痛,面色晦暗,舌有瘀点,病与情志变化有关。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药用枳壳、川芎、玄胡、香附、当归、生地、五灵脂、蒲黄、乳香、没药等。

2.4心气不足型

症见胸闷气短,心悸,少气乏力,面色白光白,精神不振,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或结代。治以益气养血,通络止痛,药用黄芪、白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炙甘草。兼有喘咳短气、声低言怯者,加党参、杏仁;兼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狗脊;兼食少便溏者,加厚朴、白蔻仁、苍术。

2.5心阴亏虚型

症见胸部隐痛不适,心悸、五心烦热,失眠,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养心安神,药用人参、丹参、玄参、五味子、远志、天冬、麦冬、生地、酸枣仁、柏子仁。兼头晕、心烦易怒、腰膝酸软者加白芍、当归、潼蒺藜、沙参、狗脊等。

2.6心阳虚衰型

症见心前区痛,胸闷气短,面色苍白或青紫,汗出神疲,形寒肢冷,舌淡暗苔白滑,脉沉迟或结代。治宜益气生脉、回阳救逆。药用熟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五味子、茯苓、陈皮。兼面浮足肿,腰膝酸软者加仙灵脾、杜仲;兼食少腹胀纳呆便溏者加益智仁、白豆蔻、厚朴;同时可加入活血药如丹参、桃仁、川芎、红花等。

3典型病列

例1:许某,男,65岁。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突感心前区刺痛、胸闷、气促,冷汗淋漓。胸骨后阵发性刺痛,日作3~4次,每次半小时,伴胸脘痞闷,气短,头晕失眠,舌胖质暗红有瘀点,苔白腻。病属痰湿内停,瘀血内阻。予以温阳化痰,祛瘀止痛。药物:瓜蒌、茯苓各30g,半夏、桂枝各12g,薤白、党参、丹参、红花各20g,酸枣仁、泽泻各15g,甘草10g.上方加减共服60余剂,症状缓解,随访一年病情稳定。

例2:岳某,男,51岁。素有头晕目眩,心悸,胸闷,神疲气短之症,诊为冠心病。症见:头晕、心悸,时有胸痛,多梦失眠,手足麻木,面赤口干,便秘尿赤,苔干燥,脉弦细而数。证属心阴不足,虚火内扰。治以滋阴清热、宁心安神,药用生地、酸枣仁、丹参各30g,玄参、五味子、天冬、桃仁、川芎各20g,人参、甘草各6g,远志、当归、珍珠母各15g,知母10g.上方10剂后,病情稳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王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协作中心

厥脱组组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