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论治五法

来源:中西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2-11-12    中西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余炯

疑难病是指一些现代医学诊断不清,或诊断基本清楚而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的疾病。这类疾病临床并不少见,患者痛楚莫名,医者难以回春。笔者临床三十年来从中摸索到一些经验,归纳为五种方法,试述如下。

1西医诊断不明,中医辨病论治

疾病种类繁多,患者往往追求现代科学仪器检查而得出的西医诊断病名,一些中医医生也认为无西医诊断就无法治病。但临床常见西医不能确诊的疾病,而患者确有所苦。如中医所述的“痰饮”、“奔豚气”之类。笔者遇此类疾病,完全甩开西医模棱两可的诊断,采用中医药辨病治疗。

例1痰饮

袁某,女,44岁,干部,1994年3月5日初诊。诉20多岁时妊娠后起病,每发病咳唾频频,鼻痒喉痒,似咳非咳,似呕非呕,唾出清稀泡沫痰液,唾出后必以热开水?漱方觉舒缓,面目浮肿,背恶寒,重时咳喘胸满,不能平卧,每到冬季易复发,热敷背部或天气转暖则好转。西医怀疑为胃炎、肺炎、喉炎等,但治疗效果不佳。此次复发,经抗炎、祛痰、止咳、止呕等多种措施治疗仍然无效,诸症依旧。诊见舌苔白腻,脉弦紧。余沉思良久,始悟此为中医的溢饮证,遂处以小青龙汤化裁:桂枝、白术、旋复花、茯苓各12g,地龙、蝉衣、僵蚕、牛蒡子各10g,麻黄、干姜、五味子、吴萸各7g,细辛5g.5剂后访:诉服第一剂后即开始好转,5剂药尽诸症尽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2西医诊断明确,中医辨证论治

临床有一些疾病通过现代科学检查及症状分析,可以作出明确的诊断。但因本地医疗条件所限或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而转中医治疗。对此类疾病不能一见炎症就用解毒法、发热用解表法或清里法等常理常规,而应根据望、闻、问、切所得,避开西医诊断的局限,辨证论治才能取效。

例2精神性木僵

王某,女,19岁,农民,1986年5月7日诊。患者因失恋而致精神失常,送某院精神病科按“精神分裂症”治疗半月后突发全身僵硬,固定面容,体温在39°C~41°C(腋下),不进食,无大小便。诊断为“精神性木僵状态”。经补液、降温、抗炎、镇静等多种措施治疗无效转中医会诊。首以白虎汤加味,2剂后症状如前。经仔细检查见舌苔白厚滑腻,脉弦紧而不数。细思因精神抑郁起病,应疏肝泻火化湿为治。用《串雅》中泻火汤和三仁汤化裁:苡仁20g,白芍、滑石各15g,栀子、丹皮、竹叶、玄参各10g,杏仁、白蔻仁、甘草各7g.2剂后肢体变软,体温下降到37°C~38°C.效不更方,再进3剂。药尽几如常人,后以抗精神病药善后。

3西医多种诊断,中医整体论治

有些患者通过检查,身患多种疾病,西医治疗颇为棘手。中医临床若以辨病辨证的常规对待亦显得紊乱不清,难以下手。此种情况下亦应甩开西医诊断,抓住主要病机,从整体论治,以治本为主才有较好疗效。

例3多种炎症

蔡某,女,35岁,干部,1986年7月20日诊。患者起病7年,经西医检查确诊有“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胆囊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慢性结肠炎”、“白细胞减少”等九种疾病(均有检查报告单及病历记载)。近两年来病情此起彼伏,痛苦不堪,医者亦束手。现失眠多梦、头晕胀、鼻塞喉痛、厌食、嗳气腹胀,胁下隐痛、双下腹刺痛、白带多色黄,大便不爽,小便短少,动辄感冒而引发诸症。此次经输液、抗炎治疗5天效果不佳。诊见形体消瘦,痛苦面容,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余思之良久,决定不管西医诊断,以中医整体论治。经辨证诊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以丹栀逍遥散化裁:黄芪30g,白芍、白术、枳实各15g,当归、茯苓各12g,丹皮、栀子、柴胡、玄参各10g,红参、薄荷、甘草、红花、桃仁各7g.5剂后复诊,诸症均有所减轻。仍以上方出入10余剂,后随访,近于痊愈。

4重难疾病,中西结合治疗

临床有些疾病虽然通过现代医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但单从西医及中医治疗,均难以痊愈。如一些病毒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碰到此类重难病只有辨证辨病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研究,特别是现代中药的药理研究成果,中药西药联合使用,取长补短;或西药治标,中药治本,标本同治,疗效可大为提高。

例4乙型肝炎

吴某,男,18岁,学生,1993年8月25日诊。患者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4年,经服药未见好转。近一年来易疲劳,体倦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经治疗时轻时重,近日又如上述。查HBsAg(+),HBeAg(+),HBcAb(+);ALT66U.诊见形体消瘦,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涩。处方:黄芪400g,生地200g,当归、贯仲、金钱草各150g,白术、太子参、茵陈、灵芝各120g,僵蚕、蝉衣、桃仁、佛手各100g,姜黄、大黄、薄荷、甘草、五味子各80g,共研末,炼蜜为丸如鸽蛋大。每服2丸,1日2次;并同时服左旋咪唑、潘生丁、葡萄糖酸锌等。嘱常喝富硒茶。经治两月后复查HBsAg由1∶256下降到1∶64,HBeAg(-)、ALT正常,精神食欲均好转。仍以上法继服两月,诸症消失,复查三次HBVM,HBsAg、HBeAg均阴性。

5疾病缠绵,身心结合治疗

一些久病缠绵患者心理负担过重,性情易于激动,顾虑重重。本来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因不配合而难以奏效,此时心理治疗是重要环节。可通过成功事例,阐明疾病的症结和痊愈的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和毅力。可配合外治法、自练气功法、暗示法、饮食法等。长期坚持综合治疗,既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又可辅助内服药物的疗效,达到力挽沉疴的目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例5类风湿性关节炎

王某,女,46岁,干部,1990年3月12日初诊。患者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十余年,曾多方治疗,但效果欠佳。现长期服用强的松片每日达30mg,仍四肢关节疼痛,已成满月脸、水牛背状,低热,失眠,胃痛,不思饮食,强的松稍减即疼痛不能忍受,生活不能自理,极度烦躁,有轻生意念。经过矿泉浴、推拿按摩、中西药治疗,关节痛及晨僵稍减轻,但强的松仍不能减量,食欲睡眠差。拟方:枣仁30g,玄胡20g,鸡内金、鳖甲、淫羊藿、穿山龙、女贞子各15g,地骨皮、水蛭、僵蚕各10g,穿山甲7g,全蝎4g,每日1剂。配合葡萄糖酸锌片、复合维生素B溶液、多虑平口服,并借文学、医学书籍给她阅读,启发患者珍惜美好人生,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教授适当的功能锻炼。综合治疗1周后,病情明显好转,嘱强的松逐渐减量,继续治疗4月,几如常人。后以丸药巩固疗效,恢复工作。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