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中西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2-11-20    中西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王鹏 王春玲 张占伟 蔡利军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许多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最终发展为成年性哮喘而迁延不愈。近年来为了控制其迅速发展蔓延的势头,减少发作频率,各地积极发掘中医中药的优势,采取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兹就1997年以来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探讨

小儿哮喘病因复杂,病机变化多端,传变迅速,外因或内因皆可引动肺内伏痰导致邪气壅肺,气失宣降,或精气不足,肺肾出纳失常而发病。近年来诸多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脾常不足”、“肺常不足”是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的一个重要病理特点[1]。吕然等认为,小儿支气管哮喘常因脾虚痰湿壅盛而致肺气升降失常[2]。李臻等认为,小儿时期为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功能均较脆弱,肺气不足,易感外邪,脾气不足水湿停留,肾气不足摄纳无权,皆可致喘[3]。刘弼臣主张小儿哮喘是外风引动内伏之风痰,是小儿哮喘发病的主要内因[4]。程越明认为,哮喘日久,不仅伏痰为患,而且久病入络成瘀,痰瘀互阻于肺,往往可见诸多瘀血阻滞征象[5]。周盈也认为,瘀血藏于肺是哮喘发病的“夙根”第一点[6]。李辛夷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易感受寒邪,一旦感寒触动伏痰,痰阻气道即发为哮喘[7]。任勤等认为,体虚患儿感受六淫之邪,邪气犯于肺,宣肃失常,咳嗽缠绵难愈,致肺气不守,水液通调不畅,聚液为痰,痰郁气滞,血行不畅,则易引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

2治法研究

2.1内治法

(1)祛痰法:

①标本兼顾除伏痰:邓嘉成认为,小儿哮喘缓解期,以治本为主,调理肺脾肾三脏,不宜妄投滋腻填补之品。否则,易致气滞痰壅,再度引起发作。故治疗时应注重化痰蠲饮,虚实兼顾[9]。李臻等用桂龙咳喘宁胶囊佐治小儿哮喘。桂龙咳喘宁内含桂枝、龙骨、牡蛎、芍药、冬虫草、蛤蚧、半夏、杏仁、贝母、瓜蒌、生姜、甘草,具有健脾益肾补肺祛痰之功,配合吸入必可酮气雾剂,标本兼治,总有效率达95%[3]。

②宣肺止咳平喘兼清热豁痰:潘斗满用自拟天胆喘灵汤(天竺黄、胆南星、麻黄、僵蚕、杏仁、葶苈子、贝母、白果、苏子、炙桑白皮、芦根、甘草)加减治疗小儿哮喘87例,结果:痊愈74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85%[10]。

③祛风除痰:刘弼臣从外风引动内伏风痰所致小儿哮喘的角度出发,自拟祛风除痰治哮汤剂(辛夷花、苍耳子、钩藤、地龙、玄参、板蓝根、山豆根、紫石英、秦皮),每获良效[4]。

④温肺化痰:王秀琴等用自拟哮喘Ⅰ号治疗寒性哮喘(炙麻黄、射干、细辛、炙紫菀、炙冬花、五味子、白前、苏子、杏仁、葶苈子、旋覆花、干姜、甘草)。全方温肺化痰,止咳平喘,与西药(青霉素、舒喘灵、酮替酚)同用,可显著提高西药疗效(P<0.01)[11]。李辛夷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寒痰内伏之小儿哮喘80例,显效74例,疗程3~7天[7]。

(2)化瘀法:

程越明以银龙凌霄汤(白果、地龙、凌霄花、川芎、细辛、炙麻黄、仙灵脾、黄芩),随证加减治疗小儿哮喘55例,结果临床控制20例,显效29例,好转5例,无效1例[5]。徐世勤在治疗小儿咳喘时加入桃红等活血化瘀药,每获良效[12]。

(3)培土生金法:

张勇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运用参苓白术散为主方,补土生金,补后天而养先天,治疗效果良好[1]。韩芳华以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67例,同时辅以适当体育锻炼,注意寒温变化,建立合理饮食和生活制度。两年后追踪回访,临床控制56例,显效8例,好转3例[13]。杜克宽用自拟中药儿肺清合剂(红参、麦冬、黄芪、五味子、胡桃肉、丹参、白芍)合以外治敷贴疗法,治疗儿童哮喘,总有效率达89.2%[14]。

2.2外治法

(1)针灸疗法:

郑安宁等对20例哮喘患儿用三棱针针刺四缝穴施治。2个疗程后,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0.0%[15]。吕然等用三棱针针刺四缝穴治愈小儿哮喘1例[2]。熊建勇等用卡提素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哮喘88例,所治病例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痉挛性支气管炎。主穴取合谷、肺俞、定喘,配穴取足三里、血海、丰隆。结果:痊愈44例,基本控制23例,显效16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达100%[16]。

(2)敷贴疗法:

王敏用自拟哮喘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白胡椒共研细末用蜂蜜调成糊状,外敷于肺俞、膏肓俞。治疗小儿哮喘138例,结果:显效77例,有效5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4%;疗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2天[17]。刘贵云等应用治喘伏贴灵膏药(麻黄、白芥子、细辛、矮地茶、丁香、生姜等),分别贴于双则肺俞、定喘、膏肓六个穴位上。结果:总有效率为94.3%,其中76例作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照,结果: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1)[18]。

2.3内外合治法

万力生等用内外合治法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方法:用姜汁将喘敷灵(由白芥子、皂荚、延胡、细辛等组成)药末调成糊状,贴于双侧定喘、肺俞、脾俞穴;内服化痰合剂(黄芪、黄精、益智仁、仙灵脾、麻黄、半夏、茯苓)。结果:缓解期患儿治疗后,感冒、咳嗽、厌食发作次数显著减少[19]。杜克宽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方法综合治疗儿童哮喘186例,亦取得较好效果,其内治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前者口服咳喘安合剂,后者内服儿肺清合剂,两者分别配合自拟茴芥散(茴香、白芥子、吴茱萸、细辛、冰片等量为末)蒸热外敷肺俞穴周围。总有效率达89.2%[14]。

2.4其他治法

琚玮等采用定喘散(麻黄、甘草、川贝、蚤休、地龙、僵蚕、全蝎、细辛),简易气压瓶喷射法治疗小儿哮喘160例,与160例用激素、氨茶碱及抗生素常规用量治疗组相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平均起效时间为11.25分钟;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2%,平均起效时间15.15分钟[20]。

3中西医结合

周盈认为哮喘治疗,应本着中医宏观辨证(采用扶正祛邪),与现代医学微观研究(急性发作期迅速控制),配合运用,可取得明显疗效[6]。崔红等探讨了中药黄芪刺五加片配合常规西药对小儿内源性哮喘的治疗作用,结果部分免疫球蛋白及生命元素含量恢复到正常均值,上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复发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1]。李臻等应用桂龙咳喘宁合用小剂量必可酮气雾吸入剂治疗5岁以下儿童哮喘20例,总有效率为95%[3]。王秀琴等采用自制中药哮喘Ⅰ号、Ⅱ号(分别针对寒性和热性哮喘)加西药(青霉素、舒喘灵、酮替酚必要时吸氧)治疗小儿哮喘50例,另选年龄及病情相似50例同期哮喘患儿作对照,对照组单用西药。结果:治疗组平均疗程5.6天,显效率86%;对照组平均治疗8.7天,显效率6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11]。

4小儿变异性哮喘治疗研究

小儿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治疗,近年来方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经常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或反复呼吸道感染,而长期误用大剂量抗生素。近年来许多医家运用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变异性哮喘方面作出有益的尝试。如毛英平等用自拟方(炙麻黄、百部、桔梗、荆芥、杏仁、石膏、桃仁),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48例,结果全部病例平均2.73天,咳嗽好转[22]。任勤等用自拟止咳饮(黄芪、麻黄、五味子、川芎、地龙、黄芩、菖蒲、半夏、陈皮,蝉衣)配合西药氨茶碱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62例,全部有效,并与单纯西药组对照,结果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8]。胡义保在治疗62例小儿隐匿型变异性哮喘中,将其中32例设为中医药治疗组,并辨证分为肺虚痰湿型和肺燥阴伤型,分别治以培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味)和滋养肺阴润燥化痰法(沙参麦冬汤加减)。其余30例为对照组,口服舒喘灵。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4例,两组显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23]。

5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5.1对照组的设立临床许多报道缺乏对照或对照不合理,特别是一些关于经验方的报道,缺少可比性的数据和对照,从而降低了可信度。就儿童病例而言,对照组的设置,应尽可能在就诊时间、地点、年龄、诊断、病情轻重等方面与治疗组做到一致。其中典型个案应作详细分析,从而增强其疗效的说服力。

5.2中西医结合治疗从诸多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报道中可以看出,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从总体上,仍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结合,多限于中药与西药简单相加,其病因病理方面有待从现代医学角度作深入的探讨。

5.3相关中成药的研制目前,尚缺乏公认的快速抑制、控制复发的系列治喘中成药制剂;而适用于小儿哮喘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系列首选成药,则更为不足。随着小儿哮喘发病率的日益增高和越来越多医务人员对该病的重视,发挥中医药特长,研制疗效高、副作用小的治喘中成药,应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当务之急。尤其应注意药物剂型的研究,以及现有成果的推广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王鹏(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宜昌443003)

王春玲(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宜昌443003)

张占伟(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宜昌443003)

蔡利军(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宜昌443003)

参考文献

1,张勇。参苓白术散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运用。四川中医,1997,15(3):44

2,吕然,尚春香,王琴玲。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例。山西中医,1997,13(5):39

3,李臻,王乃礼,洪建国。桂龙喘宁佐治小儿哮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0):50

4,于作详。刘弼臣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山西中医,1998,14(2):6~7

5,程越明。银龙凌霄汤治疗小儿哮喘55例。辽宁中医杂志,1998,25(4):168

6,周盈。综观小儿哮喘中西医治疗。新疆中医药,1999,17(2):9~10

7,李辛夷。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2):161

8,任勤,袁志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陕西中医,1999,20(7):291~292

9,邓嘉成。小儿哮喘诊治体会。四川中医,1998,16(1):7~8

10,潘斗满。天胆喘灵汤治疗小儿哮喘87例。陕西中医,1997,18(8):347

11,王秀琴,卞咏梅,于文立。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哮喘50例报告。山东医药,1998,38(2):20

12,潘长春。徐世勤老中医治疗小儿咳喘的经验。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3):117

13,韩芳华。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67例。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74

14,杜克宽。中药内外合治儿童哮喘。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27

15,郑安宁,王玉祥。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反复性哮喘。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3):192

16,熊建勇,熊源清。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咳喘88例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99,18(3):11

17,王敏。自拟哮喘方外敷治疗小儿哮喘138例疗效观察。中医药研究,1999,15(5):26

18,刘贵云,向华林,米仁贤。治喘伏贴灵治疗小儿哮喘139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99,40(8):474~475

19,万力生,陈陶后,向希雄。中药内外合治改善哮喘儿童肺功能的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9,40(6):355~356

20,琚玮,刘东,韩祥。小儿平喘止咳喷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1):697~699

21,崔红,王礼马。黄芪刺五加片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小儿内源性哮喘。时珍国医国药,1999,10(9):694

22,毛英平,原芮娟,柴莉。中医药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48例。天津中医,1997,14(1):25

23,胡义保。中药治疗小儿隐匿型哮喘疗效观察。四川中医,1997,15(11):41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