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药捣碎方法运用

来源:中西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2-10-29    中西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郑琼锋

众所周知,捣碎是利用捣钵、石臼或其他器具将药物粉碎的一种方法。药物经捣碎后,可增 加其有效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份煎出,同时也便于调剂。因此,对质地坚硬的动、矿物类 及形体较小的果实种子类等不便于切成饮片的药物均应捣成一定的碎度后入药,以确保用药 效果。捣碎方法有两种:一般药物可采用预先捣碎法;某些含有特殊有效成份的药物则应采 用临时捣碎法。现将其介绍如下:

1 预先捣碎法

即在中药加工炮制室用石臼或其他器具将药物批量捣碎、贮存备用,亦称为捣碎备用。预先 捣碎法可以大批量进行,能节约劳动力、提高工效,但它仅适用于化学性质稳定,捣碎后长 期贮存不影响药效的药物。如:1.1 矿物类药物:石膏、龙骨、磁石、代赭石、自 然铜、寒水石、花蕊石、钟乳石、紫石英等。

1.2 介、壳、甲类药物:石决明、牡蛎、珍珠母、 瓦楞子、海蛤、龟板、鳖甲、穿山甲等。

1.3 化学性质稳定的果实种子类药物:川楝子、刀 豆子、王不留行、胡芦巴、决明子等。

2 临时捣碎法

是在中药调剂过程中,调剂人员按处方要求用量称量后,用捣钵捣碎,分贴入煎。亦称同时 捣碎,适用于含有某些特殊有效成分,预先捣碎易变质或有效成份走失的药物。如:2.1 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果实种子类药物:砂仁、 白豆蔻、草果、草豆蔻、益智仁、荜澄茄(预先捣碎容易使有效成分走失)。

2.2 富含淀粉、蛋白质、糖分的果实种子 类药物:荔枝核、赤小豆、白果、白扁豆、石蓬子、红枣、黑枣等(预先 捣碎易引起虫蛀)。

2.3 含油脂的果实种子类药物:瓜蒌仁、苦杏仁、 桃仁、郁李仁、火麻仁等(预先捣碎易泛油变质)。

2.4 胶类(动物)药物:阿胶、黄明胶、鹿角胶等(预 先捣碎易受潮、粘连、结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亦可烘软预先切成小丁备用。

因此,对须捣碎后入煎的药物,应根据其所含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分别采取预先捣碎和临时捣 碎,以保证用药质量。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