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温通散结作用初探

来源:中西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2-10-30    中西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佟如新 王普民 尹远平

提要 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花椒的实验研究报道及古文献考证结果,提出花椒的主要功效在于温通散结,指出从心血管药理学角度探索花椒的功能对于认识花椒作用的本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花椒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 花椒; 中药功效; 心血管药理学

花椒系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0年版1部)花椒项下所收载为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和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实[1]。性温、味辛。功能主治为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证,外治湿疹瘙痒。目前临床上二者通用,并不作严格区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神农本草经》载,花椒“味辛、温,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明目,逐下气。”《本草纲目》云:花椒“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久服开腠理,通血脉”“治头风泪下,腰脚不遂,虚损留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从这些记载可知,花椒的主要功效是温通散结止痛。目前,在中医临床研究及应用中,花椒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

我们对花椒进行古文献研究与考证中认识到,古人对花椒的应用极为广泛,具有很多特点〔王玉琢,王普民,佟如新,等。花椒古医家应用考。(1990,扬州)第3届全国药史本草学术会议论文集〕。通过对《御院药方》《普济方》《医方类聚》《医宗金鉴》四部医著的考察发现,应用于各种疾病广及70余门,按现代中医病证合并归科有30余种,如:诸虚证、诸风、五脏病、水肿、泄痢、诸疮等。

考证结果表明,古人用椒以其辛温之性补益脏腑,壮筋骨,益血脉,暖肌肤,逐风冷。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痛短气篇》记载:以乌头赤石脂丸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方含蜀椒,祖国医学中的所谓胸痹与心脏病有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与缺血性心脏病之症状相类似。现代医家以温阳中药应用于心脏疾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3]。尤以温阳之法治疗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疗效显著[4]。姜春华教授认为,川椒能温通心胸之阳,散上焦之浊,有活血通痹,散寒止痛之功,配伍温补化瘀之品疗心痛,常能应手取效[5]。由此可见,花椒并非仅可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之病证,也可用于证属脾虚、肾虚及阳虚寒凝气滞所致的其它方面的疾病。

据文献报道,花椒的水提物和醚提物均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水提物能明显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揭示花椒有预防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6]。此外,花椒粗提物对于寒冷应激性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与其抗血栓形成及抗凝作用有关[7]。

温通之法旨在散结。所针对病证为寒凝、气滞、血瘀。《灵枢。痈疸》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医林改错》云:“血受寒则凝结成块”。由于寒凝而致瘀结,见诸于临床上许多病证。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第一点就是寒邪侵袭,阴乘阳位,胸阳不振。《素问。举痛论篇》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邪入胸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则凝,气不通,血不行,不通则痛,寒邪客于胸阳之位则心痛。阴寒凝滞,胸阳不振,故应以温通之法。

现代研究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病窦综合征患者的血液粘度增高,凝血活性增强,血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微血管损害,微循环障碍[8,9,10,11]。能够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对于冠心病等病症无疑有治疗价值。对于因寒邪所致气血凝滞者,临床上多采用温阳中药治之,即施温通散结之法则。然而,目前在抗心脑血管病中药研究中,时尚的导向则偏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而对温通散结之法的研究尚不足。

我们对辽宁产青花椒化学成分及温通散结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且从抗实验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抗实验性心肌缺血角度探索了青花椒的温通散结药理作用。花椒的心血管系统药理实验研究打破了学术界囿于花椒之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方面临床应用的认识,打破了花椒的实验研究仅限于消化系统药理的现状,使花椒应用于冠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临床有了实验研究基础。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青花椒具有抗缓慢型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作用,从药理学角度阐明了温通散结作用的内涵,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认识花椒的功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青花椒的开发利用,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必须承认,上述研究结果仅仅是花椒温通散结作用研究的开端和基础。现代药学研究证明,花椒等温里药所含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12]对实验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13]。此化学成分通常呈现肾上腺能β兴奋剂的广泛生理作用。有研究者认为这一成分是花椒等温里药生理活性成分的代表[14]。青花椒中是否含有Higenamine尚未见报道,而青花椒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已为我们所证实。但仅从拟肾上腺素作用考虑青花椒温通祛瘀、温通散结作用之内涵,似乎有其局限性。在青花椒抗心肌缺血实验中,青花椒对于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具有拮抗作用。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温通散结作用的本质并非拟肾上腺素作用。鉴于目前的研究水平及我们的工作基础,我们认为有必要对青花椒温通散结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从青花椒对于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影响角度进一步探索其温通散结作用。

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和凝固性以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和过渡的规律性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有关,而且这些疾病在血液流变性改变的同时,常伴有微循环障碍。考虑到青花椒具有抗凝血、预防血栓形成及对寒冷应激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青花椒对于寒冷、麻醉动物的口唇、四肢皮肤紫绀有明显的改善,从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角度探索青花椒的温通散结作用的本质是可行的。

近年来,有关血管内皮衍生松驰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注重。实验研究业已证明EDRF就是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NO对于心、脑血管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内源性NO生成异常与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等紧密相关[14]。同时,NO可通过刺激生成cGMP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起抗血栓作用[15]。设法促进内源性NO的合成释放,已成为目前防治心、脑、肺、肾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战略[15]。因此,探讨青花椒对内源性NO的影响,以期探究花椒对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障碍影响的机理。

佟如新:女,1960年生,副研究员。

作者单位: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沈阳 11003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990年版1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33

2李书心。辽宁植物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41

3高丙鳞,李忠仁,顾景琰。助阳中药在心脏疾病中应用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1)∶52

4申春悌。论温通逐瘀法。中国医药学报,1994,(4)∶42

5贝润浦。蜀椒琐谈。浙江中医杂志,1982,17(9)∶426

6许青媛,于利森,张哓利,等。花椒粗提取物对实验性血栓形成及凝血系统的影响。中草药,1990,21(12)∶17

7许青媛,杨甫昭,陈春梅。花椒粗提取物对应激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中草药,1993,24(5)∶277

8时立翰,郑治,戴建溪,等。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脂蛋白电泳和甲皱微循环观察。微循环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336

9时立翰,郑治,戴建溪,等。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蛋白电泳和甲皱微循环观察。微循环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334

10徐西,廖家祯,王硕仁,等。310例血瘀证患者血小板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临床研究。活血化瘀研究与临床。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8

11刘智庆,岳晓军。病窦综合征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探讨。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1992,8(5)∶498

12田明华译。细辛中Higenamine的分离及Higenamine在其它生药中的分布。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79(4)∶15

13高天礼,庄宏。附子Ⅰ号对抗小鼠实验性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作用。中医杂志,1980(10)∶71

14周泉生。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异常与疾病。生理科学进展,1995,26(2)∶169

15潘家枯,伍嘉宁。NO: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新的重要信使物质。生理科学进展,1993,24(4)∶293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