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蕈、耳菌(西医病名:外耳道及中耳的恶性肿瘤)

来源:中医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3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耳蕈之名出自《疮疡经验全书》;耳菌之名出自《证治准绳》。
  耳蕈是因痰火邪毒蕴结,脉络瘀阻,日久恶变而成。以耳部见赘生物,质硬,易出血为主要表现,发生于耳的癌病类疾病。
  本病多见于西医所指外耳道及中耳的恶性肿瘤。
  [诊断依据]
  1.多见于40~60岁患者。
  2.发生于外耳道者,早期肿块如黄豆大小,表面皮肤光滑或粗糙如菌,钳除后易于复发,逐渐增大并溃烂,累及中耳、腮腺、外耳道等处,产生疼痛,听力障碍,张口受限,以及肺部或颈淋巴结转移性肿块。肿块溃破后易出血,难愈合。晚期多因肺部或颅内转移致死。医学教育网搜集
  3.发生于中耳者,多有慢性脓耳病史。早期肿块如豆大,表面溃烂,耳内时流脓血,钳除后易复发。肿块不断增大,并向四周扩展,可引起疼痛、面瘫、眩晕、张口困难、颈项恶核,晚期多因颅内转移致死。
  4.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耳痔:属外耳道或中耳肉芽、息肉组织。表面光滑,柔软,触之不易出血。多伴慢性脓耳。
  [辨证论治]
  肝郁痰火证:外耳道或中耳新生物,溃烂,易出血或伴耳内流脓血。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疏肝清热、化痰散结。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