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如何辨大肠湿热证

来源:中医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3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大肠湿热证临床主要衷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异常。多因感受外来湿热,侵袭肠道,或因饮食不节,喜食肥甘而湿热内蕴于肠,或误食不洁之物,湿热阻于大肠所致。本证虽四季皆可见到,但以夏秋季节为多。属实热证。

  (一)主症

  利下赤白粘冻或泻下黄色稀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临床表现

  利下赤白粘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便次增多,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或恶寒发热,或但热不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三)证情分析

  湿热侵袭大肠,胶结不解,气机壅阻则腹中疼痛。热蒸肠道,其性急迫,故见里急。湿热内阻,气机壅滞,大便不得畅通,所以肛门滞重。邪灼肠道,脉络受伤,而见赤白粘冻。湿热内蕴,津为热迫而暴注下泄黄色稀水,便次增多。热炽肠道则肛门灼热。水液从大便外泄,故小便短少黄赤。热盛津伤则口渴。若兼有表邪未解,可见有恶寒发热,若邪热在里则见但热不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征。

  (四)本证的发展与影响

  下利日久不愈,湿热伤及阴液,则成阴虚湿热之虚实夹杂证。若久病缠绵不愈,可损伤脾胃之气,而形成脾胃虚弱证。

  (五)本证与相关证候的鉴别

  1.本证与湿热困脾证的鉴别:两者同属湿热性质的病证,又可同见到大便次数增多,溏泄不爽及湿热的一般见症。但本证病 在下焦,主要表现为大肠传导功能的异常。以腹痛,痢下赤白,里急后重,或暴注下迫,色黄臭秽为特征,而湿热困脾证病位在中焦,主要表现为脾胃运化功能的失常,以脘腹痞闷,纳呆,呕恶,肢体困重为特征,两者不难区别。

  2.本证与膀胱湿热证的鉴别:两者同为湿热性质的证候,病位同属下焦,同见有一般湿热的症状表现。但本证病在大肠,故以大便性状的改变为主,而膀胱湿热证病在膀胱,故主要以小便改变症状为特点,如尿频、尿急、尿痛,或尿血,尿中有结石为特征。

  (六)辨证要点

  1.必须见有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异常,2.有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见症,3.伴有一般湿热证候。4.起病较急,多见于夏秋季节。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