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水部、土部与金石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7

来源:中医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3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11.石芝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引葛洪曰:“石芝者,石象芝也。……石桂芝生石穴中,有枝条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尺许,光明而味辛。”李时珍曰:“贵州普定分司署内有假山,山间有树,根干枝条皆石,而中有叶如榴,袅袅茂翠,开花似桂微黄。嘉靖丁巳,佥事焦希程赋诗纪之,以比康于断松化石之事,而不知其名。时珍按图及抱朴子之说,此乃石桂芝也。海边有石梅,枝干横斜,石柏,叶如侧柏,亦是石桂之类云。”据上述石桂、石梅、石柏等形态特征考证,石芝显然是木化石,即树木的化石,又叫木变石,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关于石芝的药用价值,李时珍未作阐述,仅在其主治项下引葛洪曰:“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由此可见,石芝一药早在东晋医药家葛洪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2.土黄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修治项下曰:“用砒石二两,木鳖子仁、巴豆仁各半两,硇砂二钱,为末,用木鳖子油、石脑油和成一块,油裹,埋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块,瓷器收用。”由此可知,土黄并非一种药材,而是由多种药材配伍加工制成的一种成药。关于该药的功效,李时珍曰:“枯瘤赘痔乳,食瘘疬并诸疮恶肉。”并引独孤滔曰:“土黄制雄黄。”可见,土黄一药早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3.金刚石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列出其别名:金刚钻。并曰:“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又在其集解项下引葛洪《抱朴子》云:“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又引《丹房镜源》云:“紫背铅能碎金钢钻。”在该药主治项下,李时珍曰:“磨水涂汤火伤。作钗钚服佩,辟邪恶毒气。”考以上所述金刚石,均为刚玉,又称刚石,主含三氧化二铝的结晶体,硬度很强,有玻璃光泽,可做装饰品。14.砭石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列出其别名:针石。并在其集解项下引《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从东方来。”又引王冰注云:“砭石如玉,可以为针。盖古者以石为针,季世以针代石,今人又以瓷针刺病,亦砭之遗意也。”据考,砭石为我国古代医疗工具,即一种楔形石块,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于砭刺病人患部以治疗某种疼痛和排脓放血。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砭石渐被九针所替代。砭石早在古代《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已有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关于砭石的用途,李时珍曰:“刺百病痈肿。”由此可见,砭石只是一种针刺疗法的原始工具,并非药物品种。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