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正常人体解剖学

来源:中医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3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第十单元神经系统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元的构造和分类,突触的概念。
2.反射及反射弧。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细目二:脊髓
要点:
1.脊髓的位置、形态和节段。
2.前角、后角、侧角神经元的性质和其轴突的走向,前、后根纤维的性质和来源。
3.脊髓白质中的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侧束的位置、来源和功盲旨。
4.脊髓的传导功能及反射功能。脊髓皮肤的节段性支配。
细目三:脊神经
要点:
1.脊神经的数目、纤维成分,各神经丛的组成、位置及它们各发出的主要神经。
2.下列脊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
3.下列脊神经的分布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颈丛皮支、闭孔神经、隐神经、阴部神经、膈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肋间神经;脊神经后支的分布。
细目四:脑干
要点:
1.脑干的位置,脑干各部的主要形态结构。
2.下列各脑神经核的分类、位置、支配、功能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动眼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舌下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弧束核。
3.非脑神经核的薄束核、楔束核、红核、黑质的位置。
4.脊髓丘脑束、锥体束在脑干的位置。内侧丘系、三叉丘系及锥体交叉的形成和位置。
细目五:脑神经
要点:
1.12对脑神经的出脑部位,脑神经四种(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纤维成分的来源和分布概况。
2.动眼神经、舌下神经、三叉神经(三个分支)的纤维成分及其来源、走行、分布和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3.面神经躯体运动纤维的来源、走行、分布及其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4.迷走神经的走行、纤维成分、来源及其在胸腹腔的分支、分布。
5.嗅神经、视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副神经的分布。
细目六:小脑和间脑
要点:
1. 小脑的位置及形态,小脑的内部结构及一般功能。
2.间脑的位置和主要分部,背侧丘脑的位置,下丘脑的位置、分部,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和功能。
细目七:大脑
要点:
1.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沟回。皮质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中枢、听中枢及说话中枢的位置、功能特点。
2.尾状核、豆状核的形态、位置、分部,新旧纹状体的概念。
3.大脑髓质的纤维分类,内囊的概念、分部及各部通过的纤维束。
细目八:神经传导路
要点:
1.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痛、温度、触觉传导路,头面部、温度、触觉传导路和视觉传导路的组成、行程及功能。
2.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的组成、行程及功能。
3.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面神经核上瘫、舌下神经核上瘫的概念。
4.内囊损伤及脊髓半横断的临床表现。
细目九:内脏神经
要点:
1.内脏运动神经的形态和功能特点。
2.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位置,节前纤维去向,交感神经节的种类及位置,节后纤维去向,交感神经的分布。
3.动眼神经、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节后神经元的部位。
4.骶部副交感节前纤维的来源、行程,节后纤维的分布。
细目十:脑和脊髓的被膜及血管、脑室、脑脊液
要点:
1.脑和脊髓被膜的名称、层次及其形成物的位置和功能,海绵窦、上矢状窦、横窦和乙状窦的位置及汇入。
2.脑室的名称、位置,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3.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和功能意义,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布。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