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尘肺防护知识

来源:公共卫生助理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7    公共卫生助理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一、职业病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主要措施:

  (1)建设项目的申报制度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3)放射性、高毒等作业特殊管理制度

  (4)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制度

  (6)特殊人群保护

  第二级预防是当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劳动者的健康时,应及早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主要措施有:

  (1)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第三级预防是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的患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主要措施:

  (1)职业病病人的诊断、鉴定制度

  (2)职业病病人的待遇保障

  二、严重职业病危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职业病危害:

  (1)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2)《高毒物品目录》所列的化学物质的;

  (3)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的;

  (4)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粉尘的;

  (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范围的。

  粉尘与尘肺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70--2002),目前共有12种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1、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

  >15μm为非吸入性粉尘。 ≤15μm为可吸入性粉尘。

  <5μm为呼吸性粉尘

  15~10μm的粒子绝大部分被上呼吸道(鼻、咽、腔、支气管及分支)阻挡,沉积于上呼吸道。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深部和肺胞区,部分沉降于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另一部分随呼吸排出体外。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

  >15μm为非吸入性粉尘。 ≤15μm为可吸入性粉尘。

  <5μm为呼吸性粉尘

  15~10μm的粒子绝大部分被上呼吸道(鼻、咽、腔、支气管及分支)阻挡,沉积于上呼吸道。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深部和肺胞区,部分沉降于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另一部分随呼吸排出体外。

  2、人体对粉尘的清除

  人体对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粘液纤毛装置的纤毛摆动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等方式清除。可使进入呼吸道的97%~99%的粉尘排出外,只有1?%尘粒沉积在体内。长期吸入粉尘可使人体防御功能失去平衡,清除功能受损,使粉尘过量沉积,造成肺组织损伤,形成疾病。

  3、粉尘对人体致病作用

  ①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粉尘沉着症、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②局部作用: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

  与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工龄)、防护措施和接触者个体素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个体差异:既往患有肺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易患矽肺。

  尘肺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

  气喘、胸闷、胸痛、咳嗽、咳痰等,并逐渐加重。〔肺代偿功能很强,在X线有明显改变时,仍有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

  2、X线胸片改变

  3、肺功能改变

  尘肺并发症

  最常见是肺结核,可以促使病情发展,并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肺及支气管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

  尘肺的预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1、职业禁忌证:

  ①<18岁 ②活动性肺结核③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④影响肺功能的胸部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气肿、严重的胸膜肥厚与粘连、胸廓畸形)⑤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2、体检

  ①就业前 发现就业禁忌证 ②定期、早发现、早处理③脱尘

  3、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①防尘口罩 ②送风式防尘头盔 ③不吸烟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