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口腔助理考点:龋病的致病因素

来源:口腔助理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1    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细菌和牙菌斑

  致龋细菌主要包括变形链球菌、乳杆菌和放线菌。

  变形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的球菌,是口腔天然菌群里比例最大的链球菌属里中的一种,它具有很强的致龋性。它能产生胞外葡聚糖、果聚糖和胞内多糖,其中葡聚糖介导细菌粘附,是重要的致龋毒力因子。变形链球菌不仅是牙冠部龋病的主要致病菌,也是根面龋的主要致病菌。

  乳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或专性厌氧杆菌。此菌对牙面粘附力差,不能诱发平滑面龋。多数学者认为乳杆菌不是龋病发生的初始致病菌,但参与龋病的发展,它可能是导致牙本质龋、根面龋发展的致龋菌之一。

  放线菌:为革兰氏阳性丝状菌,放线菌的菌毛对牙面特别是根面有很高的亲和力,促进牙菌斑的形成,粘性放线菌促进变形链球菌定植于根面,对根面菌斑形成及根面龋的发生有重要协同作用。

  牙菌斑:由细菌和基质组成。牙菌斑是细菌生长、繁殖、代谢和衰亡的微生态环境,细菌只有形成牙菌斑才能致龋。因此,牙菌斑是龋病发生的始动因子。牙菌斑形成的最初阶段是获得性膜的形成,获得性膜是唾液的糖蛋白及其它一些成分选择性粘附在牙面形成的无细胞、均质状的生物膜。通过获得性膜使大量细菌粘附于牙面上,首先是球菌,以后是杆菌、丝状菌等,细菌间进一步粘附可产生聚集,最后形成菌斑。菌斑的致龋作用和菌斑内致龋细菌的代谢活动紧密相关,细菌对糖类酵解产酸,使釉质脱矿,形成龋损。可以认为牙菌斑是龋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牙菌斑就不会发生龋病。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