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来源:中医助理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2-09-27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

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阳务其上,阴务其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金匮曰:秋首养阳,春首养阴,阳勿外闭,阴勿外侵,火出于木,水生于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此之谓也。

呜呼!凡愚岂知是理,翳学教育网整理举止失宜,自致其罹,外以风寒,暑湿内以,饥饱劳役,为败欺残,正体消亡,正神缚绊。其身死,生告陈。殊不知,脉有五死,气有五生,阴家脉重,阳家脉轻;阳病阴脉则不永,阴病阳脉则不成;阳候多语,阴症无声;多语者易济,无声者难荣;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

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死生致理,阴阳中明。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绝经。阴中之邪曰浊,阳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

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阳济等,各有攀陵,上通三寸曰阳之神路,下通三寸曰阴之鬼程。阴常宜损,阳常宜盈,居之中者,阴阳匀停。是以阳中之阳,天仙赐号;阴中之阴,下鬼持名。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逢斯妙趣,无所不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