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临床助理医师病理学辅导:可逆性损伤

来源:临床助理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5    临床助理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功能下降。轻微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通常称为变性。严重的细胞损伤是不可逆的,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1.脂肪变(脂肪沉积)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1)概念: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其他细胞内一般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如实质细胞胞质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称脂肪变。因脂肪代谢主要在肝内进行,故脂肪变常见于肝,也可见于心、肾等器官。
   (2)肝脂肪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肝脏的脂肪变与肝脏的脂肪代谢紊乱有关。肝内脂肪来自两方面,一是肠道吸收的乳糜微粒,水解后成为脂肪酸;二是体内脂库动员放出脂肪酸。大部分脂肪酸在肝细胞内合成中性脂肪,再与载脂蛋白、磷脂结合成β-旨蛋白,由肝细胞排到血液中,然后储于体内脂库或提供各器官氧化供能。小部分脂肪在肝内氧化供能加以利用。
   1)进入肝的脂肪酸过多:如饥饿、糖尿病等可造成脂肪动员增加,肝细胞摄取脂肪酸增加,若超过了肝将其氧化和合成脂蛋白的能力,导致脂肪在肝内沉积。
   2)脂蛋白合成障碍:合成脂蛋白的磷脂或胆碱缺乏时,肝细胞不能合成脂蛋白转运出去,而在肝内沉积。
   3)脂肪酸氧化障碍:缺氧、感染、中毒时使线粒体受损,影响β氧化,导致细胞内ATP生成减少,使进入肝细胞内的脂肪酸不能充分氧化,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
   (3)病理变化:肉眼观,肝脂肪沉积比较显著时,肝增大,包膜紧张,色浅黄有油腻感。镜下,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因脂肪在制片过程中被有机溶剂溶解所致)。脂滴可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肝淤血时,小叶中央区缺氧较重,该处肝细胞常发生脂肪变性。重度肝脂肪变可继发肝坏死和肝硬化。慢性中毒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部位,称虎斑心。在严重贫血、缺氧或中毒时,肾曲管上皮细胞也可发生脂肪变。

   2.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1)概念: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半透明均质、红染、无结构蛋白质蓄积为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不同的组织发生玻璃样变的原因和机制互不相同。
   (2)类型和病理变化
   1)细胞内玻璃样变:多种原因引起细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圆球形,均质红染的物质。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大量血浆蛋白由肾小球滤出到肾小管中,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后在胞质内融合成玻璃样小滴;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质内由于肝细胞损伤,其胞质内出现圆形、红染的玻璃样小滴,亦称嗜酸性小滴。
   2)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常见于纤维瘢痕组织、纤维化的肾小球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性斑块等。病变处纤维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增粗且互相融合呈半透明均质状,质地坚韧。3)血管壁玻璃样变: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和视网膜的细动脉,由于细动脉持续痉挛,内膜通透性增高,管腔内血浆蛋白渗入内膜沉积于管壁,在内皮细胞下凝固成无结构的均匀红染物质,同时,内膜下基底膜样物质增多,故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管阻力增加,组织器官缺血,又称细动脉硬化。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