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预测试题四

来源: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7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选题(1)
  • 第2页:单选题(2)
  • 第3页:单选题(3)
  • 第4页:单选题(4)
  • 第5页:单选题(5)
  • 第6页:问答题
  • 第7页:计算题

  三、问答题

  1.简述相关分析的步骤。
  答:可绘制散点,发现有直线趋势,进而计算相关系数r,以描述两变量的线性关系。

  2.简述两组比较的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的条件。
   答:当n>40,且所有T≥5时,用χ2检验的基本公式或四格表专用公式。
  当n >40,但有1
  若n≤40,或T≤1时,需用确切概率计算法。

  3.举例说明对合计率标准化的基本思想。
   答:两人群发病率、死亡率、出生率、病死率等的比较,常考虑人群性别、年龄等构成的影响,需对率进行标准化。率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人口构成,以消除人口构成不同对人群总率的影响,使算得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

  4.欲研究广州市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情况,在广州市随机抽取了200名正常成年男子进行调查,以此为例说明(叙述)同质、变异、变量、变量值、总体与样本这几个概念。
   答:同质是指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本例中广州市、正常成年、男子等几个特征;这些同质个体的全部就构成了总体;每个个体间的差异如身高、血糖值不同就是变异;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个体组成一个样本,如本例中的200人;他们的测量指标是变量,如血糖;每个个体的测量值叫变量值,如张三的血糖值。

  5.举例说明变异系数适用于哪两种形式的资料,作变异程度的比较?
   答:(1)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的比较。例如,欲比较身高和体重何者变异度大,由于度量衡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而应用变异系数比较。
   (2)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例如,3岁儿童与20岁成年人身高差异的比较。

  6.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结果如下:
   甲法  乙法
   +   -   合计
   +  40   32   72
   -  20   28   48
  合计 60  60   120
  试解释表中数字32,20的意义。对该资料,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统计分析?(不必计算)
  答:32为甲法检查为阳性而乙法检查为阴性,20为甲法检查为阴性而乙法检查为阳性。可以进行配对设计下两组频数分布的χ2检验和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7.举例简要说明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
   答: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为将每个区组的数据由小到大分别编秩,遇相同数据取平均秩次,按处理因素求秩和。

  8.某地有5000名六年级小学生,欲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他们的平均身高。请简述可以采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及抽样步骤。
   答:根据α、β、γ和σ求出样本例数N,按生长环境进行分层,如城镇,农村。每层内再按性别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或按学生班级整群抽样。

  9.简述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答:(1)构成比与率应用时不能相互混淆。
   (2)样本含量太小时,不宜计算相对数
   (3)对各组观察例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
   (4)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10.估计样本例数的意义何在?需要确定哪些前提条件?
   答:样本含量估计充分反映了"重复"的基本原则,过小过大都有其弊端。
  样本含量过小,所得指标不稳定,用以推断总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差;检验的功效低,应有的差别不能显示出来,难以获得正确的研究结果,结论也缺乏充分的依据。
  样本含量过大,会增加实际工作的困难,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可能引入更多的混杂因素,从而影响数据的质量。
  实验所需的样本含量取决于以下4个因素:
   (1)假设检验的第Ⅰ类错误的概率α
   (2)假设检验的第Ⅱ类错误的概率β
   (3)容许误差δ
   (4)总体标准差σ或总体概率π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